单模光纤激光共焦扫描显微成像系统--光信号传输与扫描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
1 绪论 | 第1-9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6-7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7页 |
·课题研究内容和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7-9页 |
·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7-8页 |
·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8-9页 |
2 单模光纤激光共焦扫描显微成像系统的基本原理 | 第9-25页 |
·共焦扫描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| 第9-17页 |
·薄透镜的衍射 | 第9-12页 |
·薄透镜的三维相干成像 | 第12-15页 |
·点探测器的共焦明场显微成像理论 | 第15-17页 |
·单模光纤共焦扫描显微镜成像原理 | 第17-19页 |
·单模光纤共焦扫描显微镜的分辨率 | 第19-24页 |
·横向分辨率 | 第19-20页 |
·纵向分辨率 | 第20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3 系统原理方案与光信号传输耦合 | 第25-37页 |
·系统原理方案 | 第25-28页 |
·光信号在光路各节点的传输与耦合 | 第28-33页 |
·光源与光纤的耦合 | 第28-30页 |
·光纤与光纤的耦合 | 第30-31页 |
·光纤分路器 | 第31-33页 |
·系统信噪比分析 | 第33-36页 |
·二维扫描振镜及光学显微镜透过率计算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光纤器件的损耗 | 第34-35页 |
·到达PMT的信号光能量 | 第35页 |
·系统噪声光能量 | 第35-36页 |
·系统信噪比 | 第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4 共焦扫描图像的渐晕校正 | 第37-51页 |
·渐晕的产生 | 第37-38页 |
·渐晕的校正 | 第38-50页 |
·图像灰度补偿算法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渐晕校正的硬件实现 | 第40页 |
·DSP图像处理器 | 第40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5 扫描图像处理软件的设计 | 第51-62页 |
·扫描图像的显示与存储 | 第51-53页 |
·扫描图像数据的获取 | 第51-52页 |
·扫描图像的显示与存储 | 第52-53页 |
·二维图像预处理 | 第53-58页 |
·图像去噪 | 第53-54页 |
·图像增强 | 第54-56页 |
·图像边缘轮廓的提取 | 第56-58页 |
·扫描图像的三维重构 | 第58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结束语 | 第62-63页 |
附录1: 顶层原理图 | 第63-64页 |
附录2: DSP模块图 | 第64-65页 |
附录3: 存储器模块图 | 第65-66页 |
附录4: 电源模块图 | 第66-67页 |
附录5: 缓冲器模块图 | 第67-68页 |
附录6: BMP文件头格式 | 第68-69页 |
附录7: BMP图像建立源程序 | 第69-71页 |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