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制造环境下单元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
| 1 绪论 | 第1-13页 |
| ·引言 | 第6-7页 |
| ·网络化制造 | 第7-8页 |
| ·制造系统控制结构的演变与发展 | 第8-11页 |
| ·单元制造系统 | 第11-12页 |
| ·选题的背景及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2-13页 |
| 2 网络制造环境下单元控制器的体系结构 | 第13-22页 |
| ·网络制造环境 | 第13-18页 |
| ·网络制造环境的总体构想 | 第13-14页 |
| ·网络制造环境的设计目标 | 第14页 |
| ·网络制造原型系统 | 第14-18页 |
| ·原型系统的网络结构 | 第14-16页 |
| ·原型系统的组成 | 第16-17页 |
| ·原型系统的运作 | 第17-18页 |
| ·网络制造环境下制造单元的组成和主要特征 | 第18页 |
| ·网络制造环境下单元控制器的设计目标 | 第18-19页 |
| ·网络制造环境下单元控制器的控制结构 | 第19-20页 |
| ·网络制造环境下单元控制器的功能分析 | 第20-22页 |
| 3 网络制造环境下单元控制器的关键技术 | 第22-36页 |
| ·单元Agent | 第22-27页 |
| ·Agent的特征及结构 | 第22-24页 |
| ·单元Agent结构 | 第24页 |
| ·Agent之间的协作 | 第24-25页 |
| ·Agent之间的通信语言 | 第25-27页 |
| ·计划管理 | 第27-29页 |
| ·作业计划的制订 | 第27-28页 |
| ·紧急任务处理 | 第28-29页 |
| ·作业调度 | 第29-32页 |
| ·调度问题介绍 | 第29-30页 |
| ·作业调度规则 | 第30-31页 |
| ·作业调度流程 | 第31-32页 |
| ·单元控制器与设备的通讯 | 第32-36页 |
| ·基于WinSock控件数组的通讯方式 | 第32-34页 |
| ·通讯的数据格式 | 第34-35页 |
| ·字符串处理 | 第35-36页 |
| 4 网络制造环境下单元控制器的软件技术研究 | 第36-45页 |
| ·组件化程序设计 | 第36-41页 |
| ·组件技术在制造信息系统中的主要特征 | 第36-37页 |
| ·组件技术的选择 | 第37-39页 |
| ·组件技术的三大流派 | 第37页 |
| ·不同流派组件技术的比较 | 第37-39页 |
| ·COM+及其相关技术 | 第39-41页 |
| ·多层软件结构 | 第41-45页 |
| ·三层应用结构描述 | 第41-42页 |
| ·三层应用结构的功能描述 | 第42页 |
| ·三层应用软件结构 | 第42-43页 |
| ·三层结构的优点 | 第43-45页 |
| 5 网络制造环境下单元控制器的软件开发 | 第45-62页 |
| ·单元Agent的设计 | 第45-46页 |
| ·单元控制器的软件特点 | 第46-47页 |
| ·单元控制器软件体系结构 | 第47-48页 |
| ·单元控制器软件开发 | 第48-62页 |
| ·数据层设计 | 第48-51页 |
| ·数据关系结构设计 | 第48-50页 |
| ·数据访问设计 | 第50-51页 |
| ·务层设计 | 第51-59页 |
| ·用Visual Basic编写COM+组件 | 第51-53页 |
| ·数据库连接 | 第53-54页 |
| ·业务逻辑组件设计 | 第54-57页 |
| ·建立COM+应用程序 | 第57-59页 |
| ·表示层设计 | 第59-62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5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