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麦农田氮素供应动态模型研究
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SUMMAYR | 第9-11页 |
| 引言 | 第11-18页 |
| 1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|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1-16页 |
| ·氮素矿化的动力学模型 | 第13-14页 |
| ·氮素矿化的热力学模型 | 第14-15页 |
| ·土壤氮素矿化的实用模型 | 第15-16页 |
| 3 问题提出 | 第16页 |
| 4 研究目的 | 第16-18页 |
|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7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| ·大田试验与数据的获得 | 第19页 |
| ·试验区描述 | 第19页 |
| ·试验设计 | 第19页 |
| 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19页 |
| ·文献资料 | 第19-27页 |
| 第二章 模型的建立 | 第27-33页 |
| ·模型的基本表达 | 第27-28页 |
| ·微分形式 | 第27页 |
| ·积分形式 | 第27-28页 |
| ·基本函数 | 第28-29页 |
| ·温度影响函数 | 第28页 |
| ·水分影响函数 | 第28-29页 |
| ·参数的确定 | 第29-32页 |
| ·土壤矿化基本参数的确定 | 第29-30页 |
| ·肥料供氮基本参数的确定 | 第30-32页 |
| ·肥料利用率 | 第30-32页 |
| ·肥料供氮速率常数 | 第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三章 模型的检验 | 第33-40页 |
| ·数据来源 | 第33页 |
| ·基本输入 | 第33-35页 |
| ·土壤温度 | 第33页 |
| ·土壤水分 | 第33-35页 |
| ·土壤性质参数 | 第35页 |
| ·氮肥参数 | 第35页 |
| ·检验算法 | 第35页 |
| ·检验结果 | 第35-38页 |
| ·稻田供氮动态验证 | 第35-37页 |
| ·利用水稻产量进行的补充验证 | 第37-38页 |
| ·麦田供氮动态验证 | 第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| 第四章 模型的灵敏度检验 | 第40-45页 |
| ·温度变化对稻田氮素供应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| ·水分变化对麦田氮素供应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第五章 基于统计模型的典型地区氮肥利用率分析 | 第45-49页 |
| ·氮肥施用量与作物产量 | 第45-46页 |
| ·氮肥利用率与施氮量 | 第46页 |
| ·典型地区的氮肥利用率变化 | 第46-47页 |
| ·江苏省和黑龙江省氮肥利用率的比较 | 第47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全文结论 | 第49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61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61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