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商陆属的研究历史回顾 | 第12-26页 |
1 商陆属的分类研究 | 第12-16页 |
2 商陆属的结构与发育研究 | 第16-21页 |
3 商陆属花粉的研究 | 第21-22页 |
4 商陆属花器官发生的研究 | 第22-23页 |
5 商陆属的系统学研究 | 第23-24页 |
6 商陆属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5页 |
7 本文的研究内容、目的及其意义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商陆属的雌蕊结构与发育观察 | 第26-53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27页 |
2 实验结果 | 第27-31页 |
·离生心皮雌蕊的结构和发育 | 第27-30页 |
·合生心皮雌蕊的结构和发育 | 第30-31页 |
·胚珠 | 第31页 |
3 讨论 | 第31-36页 |
·离生心皮 | 第31-34页 |
·合生心皮 | 第34-35页 |
·胚珠 | 第35-36页 |
·乳突组织 | 第36页 |
4 小结 | 第36-46页 |
附: 数珠珊瑚属(Rivina)植物雌蕊的结构及发育 | 第46-53页 |
第三章 商陆属花器官发生与发育 | 第53-83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3页 |
2 观察结果 | 第53-61页 |
·红蕊商陆Ph.esculenta的花器官发生与发育 | 第53-55页 |
·商陆Ph.acinsa的花器官发生与发育 | 第55-57页 |
·多雄蕊商陆Ph.polyandra的花器官发生与发育 | 第57-58页 |
·浙江商陆Ph.zhejiangensis的花器官发生与发育 | 第58-59页 |
·垂序商陆Ph.americana的花器官发生与发育 | 第59-61页 |
3 讨论 | 第61-83页 |
·花被的发生 | 第61页 |
·雄蕊的发生 | 第61-62页 |
·雌蕊的发生与心皮的类型 | 第62-64页 |
·胚珠的发生 | 第64页 |
·花器官的性状演化 | 第64-65页 |
·花器官发生的系统学评价 | 第65-83页 |
第四章 中国产商陆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 | 第83-96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83-84页 |
2 观察结果 | 第84-87页 |
·表皮细胞的微形态 | 第84-85页 |
·叶表面蜡质层 | 第85-87页 |
·气孔器的形态 | 第87页 |
3 讨论 | 第87-96页 |
第五章 基于ITS的几种商陆属植物的亲缘关系的初步分析 | 第96-109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96-98页 |
2 结果分析 | 第98-106页 |
·构建UPGMA树 | 第102-103页 |
·构建NJ树 | 第103-106页 |
·Parsimony树的构建 | 第106页 |
3 讨论 | 第106-109页 |
第六章 商陆属的分支分类 | 第109-119页 |
1 性状选取和外类群的确定 | 第109-110页 |
2 性状分析 | 第110-112页 |
3 结果分析 | 第112-115页 |
·树的可靠性分析 | 第112-113页 |
·分支树所提供的信息 | 第113-115页 |
4 讨论 | 第115-119页 |
·性状的选取问题 | 第115页 |
·分支分析的结果 | 第115-117页 |
·商陆属的性状多态性对分支分析的影响 | 第117页 |
·商陆属的单系性 | 第117-119页 |
第七章 商陆属的地理分布 | 第119-128页 |
1 Pircunia亚属的分布 | 第119-120页 |
2 Pircuniopsis亚属的分布 | 第120-121页 |
3 Phytolacca亚属的分布 | 第121-122页 |
4 商陆属的分布格局 | 第122-128页 |
第八章 商陆属的系统位置-兼论商陆科的系统地位 | 第128-134页 |
1 商陆属在商陆科中的系统位置 | 第128-129页 |
2 商陆科的系统位置 | 第129-131页 |
·据雌蕊结构分析 | 第130-131页 |
·起源时间分析 | 第131页 |
·可能的起源地点分析 | 第131页 |
3 商陆科的可能祖先 | 第131-134页 |
结束语 | 第134-1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6-146页 |
致谢 | 第146-147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研究项目 | 第1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