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置非贯通裂隙试样疲劳特性试验研究
1 绪论 | 第1-20页 |
·引言 | 第7-8页 |
·节理裂隙岩体的研究现状 | 第8-15页 |
·节理裂隙岩体的一般情况 | 第8-9页 |
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9页 |
·模型试验及其成果 | 第9-13页 |
·理论研究及其研究成果 | 第13-15页 |
·岩体工程的疲劳问题及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·材料疲劳问题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·对岩体疲劳研究的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本文研究思路、方法及内容 | 第18-20页 |
·本文的研究思路、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2 试验情况介绍 | 第20-32页 |
·试验前的准备 | 第20-27页 |
·试验设备介绍 | 第20页 |
·模型材料选取 | 第20-22页 |
·预制裂隙的改进 | 第22页 |
·试样制作及其观察面的改进 | 第22-23页 |
·有关预备试验 | 第23-27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27-29页 |
·试验过程介绍 | 第29-30页 |
·试验前的清理 | 第29页 |
·端部效应问题 | 第29页 |
·试验操作步骤 | 第29-30页 |
·试验中的数据记录 | 第30页 |
·试验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试验情况小结 | 第31-32页 |
3 裂隙试样的疲劳破坏形态分析 | 第32-48页 |
·裂隙试样的疲劳破坏形态描述中的相关约定 | 第32-35页 |
·产生的主要裂纹 | 第35-36页 |
·预置裂纹间岩桥贯通方式 | 第36-38页 |
·疲劳破坏机理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断裂力学、损伤力学角度分析 | 第38页 |
·从能量角度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8页 |
4 循环荷载下裂隙试样的强度特性 | 第48-58页 |
·静载下裂隙试样的强度特性 | 第49-52页 |
·循环荷载下强度特性 | 第52-56页 |
·循环荷载下裂隙试样的疲劳极限强度 | 第56-57页 |
·小结 | 第57-58页 |
5 循环荷载下裂隙试样的变形特征 | 第58-67页 |
·不可逆变形(循环谷值变形)的发展规律 | 第58-59页 |
·总变形(循环峰值变形)的特性 | 第59-60页 |
·循环加载频率对疲劳变形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·循环荷载水平对疲劳变形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·疲劳变形与裂纹扩展的相关分析 | 第62-64页 |
·小结 | 第64-67页 |
6 裂隙试样的疲劳损伤分析 | 第67-81页 |
·裂隙试样的滞回特性和滞回能 | 第67-70页 |
·滞回曲线特征 | 第67-69页 |
·滞回能特征 | 第69-70页 |
·损伤变量的确定 | 第70-72页 |
·疲劳损伤的发展规律 | 第72-73页 |
·预置裂隙尖端应力强度因子K_Ⅰ、K_Ⅱ的确定 | 第73-76页 |
·压剪断裂判据及开裂角 | 第76-78页 |
·疲劳损伤后裂隙的起裂判据 | 第78-80页 |
·小结 | 第80-81页 |
7 结论和展望 | 第81-84页 |
·结论 | 第81-83页 |
·展望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