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空飞行术论文--飞机飞行安全论文--飞行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论文

事故调查中危险接近的量化研究

第1章 绪论第1-11页
 1.1 选题来源及意义第8-9页
 1.2 国内外空中危险接近量化评估的现状及发展第9-10页
 1.3 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0-11页
第2章 飞行事故调查与危险接近第11-20页
 2.1 有关概念和定义第11-12页
  2.1.1 飞行事故第11页
  2.1.2 空中交通管制事故及征候第11页
  2.1.3 操作错误第11页
  2.1.4 危险接近第11页
  2.1.5 空中交通管制事故差错调查第11-12页
 2.2 飞行事故调查第12-14页
  2.2.1 事故调查的目的第12页
  2.2.2 事故调查的原则第12-13页
  2.2.3 事故调查程序第13页
  2.2.4 事故调查人员第13页
  2.2.5 美国民航事故、差错调查程序第13-14页
 2.3 飞行事故和危险接近标准第14-18页
  2.3.1 飞行事故等级第14-16页
  2.3.2 飞行事故征候第16-17页
  2.3.3 危险接近的标准第17-18页
 2.4 我国危险接近标准的局限性第18-20页
  2.4.1 危险接近标准的划分不够详细第18页
  2.4.2 未建立危险接近的量化评估模型第18-20页
第3章 危险接近的原因及要素分析第20-26页
 3.1 危险接近的原因第20-22页
  3.1.1 人为原因第20-21页
  3.1.2 管制单位的协调移交原因第21页
  3.1.3 机场设备和机载设备落后和不稳定第21页
  3.1.4 天气原因第21-22页
  3.1.5 其它特殊原因第22页
 3.2 导致空中危险接近的危险因素第22-24页
 3.3 利用“要素分析法”分析危险接近问题的焦点第24-26页
第4章 安全性与危险性分析第26-34页
 4.1 运输安全的基本概念第26-30页
  4.1.1 安全第26-27页
  4.1.2 危险第27页
  4.1.3 风险(危险性)第27-28页
  4.1.4 安全性第28页
  4.1.5 事故第28-29页
  4.1.6 隐患第29-30页
 4.2 安全与危险之间的相互关系第30页
 4.3 安全余度分析第30-34页
  4.3.1 安全可靠性与运行参数之间的关系第30-32页
  4.3.2 实例分析第32-34页
第5章 事故调查中危险接近的量化评估模型第34-59页
 5.1 国外危险接近的量化评估模型第34-37页
  5.1.1 背景第34-35页
  5.1.2 程序目标第35页
  5.1.3 建模概念第35页
  5.1.4 因素描述第35-37页
  5.1.5 危险等级分类第37页
  5.1.6 模型的局限性第37页
 5.2 层次分析法第37-44页
  5.2.1 层次分析法概述第37-38页
  5.2.2 层次分析法步骤第38-42页
  5.2.3 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第42-44页
 5.3 运用“层次分析法”确定危险接近各种影响因素的权重第44-48页
  5.3.1 危险接近危险等级影响因素的确定第44-45页
  5.3.2 建立各种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模型第45页
  5.3.3 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第45-48页
 5.4 建立适合我国的危险接近量化评估模型第48-59页
  5.4.1 空中交通管制间隔标准介绍第48-51页
  5.4.2 建立危险接近量化评估模型的目标第51页
  5.4.3 建立危险接近量化评估模型的有关说明第51页
  5.4.4 各种影响因素的最大危险分值标准分配第51页
  5.4.5 各种影响因素的危险分值标准划分第51-54页
  5.4.6 危险等级分类第54-56页
  5.4.7 安全系数第56页
  5.4.8 危险接近量化评估的实例分析第56-59页
第6章 危险接近量化评估模型的程序实现第59-66页
 6.1 用Visual FoxPro建立“危险接近的量化评估模型”程序第59-64页
 6.2 实例分析第64-66页
结论第66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智能移动机器人及其基于行为控制技术研究
下一篇:国有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定价机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