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7页 |
·干扰素的研究概况 | 第10-13页 |
·禽类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6页 |
·禽类Ⅰ型干扰素 | 第13-15页 |
·禽类Ⅱ型干扰素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6-17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24页 |
·材料 | 第17-18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17页 |
·质粒和感受态细胞 | 第17页 |
·酶类及主要生化试剂 | 第17页 |
·引物 | 第17页 |
·主要试验仪器 | 第17-18页 |
·方法 | 第18-24页 |
·鸭Ⅰ型干扰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| 第18-22页 |
·鸭Ⅰ型干扰素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22-23页 |
·重组鸭Ⅰ型干扰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| 第23页 |
·重组鸭Ⅰ型干扰素基因的二级结构分析 | 第23-24页 |
3 结果 | 第24-33页 |
·鸭Ⅰ型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| 第24-29页 |
·鸭Ⅰ型干扰素基因的RT-PCR扩增 | 第24页 |
·鸭Ⅰ型干扰素基因的酶切鉴定 | 第24-25页 |
·鸭Ⅰ型干扰素基因的PCR鉴定 | 第25页 |
·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| 第25-27页 |
·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 | 第27-28页 |
·同源性分析 | 第28页 |
·进化树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重组鸭Ⅰ型干扰素基因的原核表达 | 第29-31页 |
·重组质粒pGEX-6p-DuIFN-Ⅰ转化大肠杆菌TGI鉴定 | 第29页 |
·重组质粒pGEX-6p-DuIFN-Ⅰ转化大肠杆菌BL21(DE_3)PlysS的酶切鉴定 | 第29-30页 |
·重组质粒pGEX-6p-DuIFN-Ⅰ转化大肠杆菌BL21(DE_3)PlysS的PCR鉴定 | 第30页 |
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(SDS-PAGE)检测表达产物 | 第30-31页 |
·重组鸭Ⅰ型干扰素基因的二级结构分析 | 第31-33页 |
4 讨论 | 第33-35页 |
5 结论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40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0-41页 |
致谢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