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和避障控制

绪论第1-9页
第一章 移动机器人研究发展现状第9-15页
 1.1 引言第9页
 1.2 移动式服务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第9-12页
  1.2.1 传感技术第10-11页
  1.2.2 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第11-12页
  1.2.3 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第12页
  1.2.4 电源技术第12页
 1.3 国外移动式服务机器人发展现状第12-13页
 1.4 国内研制的几种移动机器人第13-15页
第二章 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的导航和定位技术第15-28页
 2.1 引言第15页
 2.2 移动机器人导航分类第15-21页
  2.2.1 视觉导航系统第16页
  2.2.2 传感器与传感器融合第16-19页
  2.2.3 神经网络第19页
  2.2.4 模糊数学第19-20页
  2.2.5 其他方面的导航研究第20-21页
 2.3 机器人导航的发展第21-22页
 2.4 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简介第22页
 2.5 光电编码器定位技术第22-28页
  2.5.1 光电编码器定位原理第22-24页
  2.5.2 光码盘定位系统组成第24-28页
第三章 两种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和实时导航的方法第28-37页
 3.1 人造势场法简述第28-33页
  3.1.1 局部区域动态路径规划第28-30页
  3.1.2 势场的建立与计算第30-33页
 3.2 基于栅格方法的移动机器人导航和避障第33-37页
  3.2.1 控制算法第33-37页
第四章 移动机器人区域充满运行的方法及计算机模拟第37-57页
 4.1 引言第37-38页
 4.2 区域充满的检测标准第38页
 4.3 区域模型的简化第38页
 4.4 基本区域的充满第38-43页
  4.4.1 始态运动方向的确定第39-42页
  4.4.2 转向运行第42-43页
 4.5 一般区域的充满第43-56页
  4.5.1 区域造型第43页
  4.5.2 划分子区域的原则和方法第43-46页
  4.5.3 区域充满运行第46页
  4.5.4 数据结构第46-47页
  4.5.5 遍历每个子区域时的栅格法第47-55页
  4.5.6 整体区域规划遍历的流程图第55-56页
 4.6 结论与建议第56-57页
第五章 结论和展望第57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稻F2代无性系群体重要数量性状的QTL定位
下一篇:基于CAN总线电动舵机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