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锻叶片及工装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相关技术简介 | 第13-15页 |
| ·UG/Open | 第13页 |
| ·UG/WAVE | 第13-15页 |
| ·UG/KF | 第15页 |
| ·MFC | 第15页 |
| 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| 第2章 总体设计思路及方案确定 | 第17-27页 |
| ·总体思路的确定 | 第17-19页 |
| ·数据库选定 | 第19-20页 |
| ·通过ADO访问Access | 第19页 |
| ·通过ODBC访问Excel | 第19-20页 |
| ·设计数据一致性的维持 | 第20-21页 |
| ·所读表不存在的处理方法 | 第21-22页 |
| ·UIStyler控件访问 | 第22-23页 |
| ·MenuScript的运用 | 第23-24页 |
| ·UTD的运用 | 第24-25页 |
| ·参数化建模方法的确定 | 第2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| 第3章 叶片设计中的数学模型 | 第27-47页 |
| ·切点的求取及方位判别 | 第27-28页 |
| ·过三点确定圆心和半径 | 第28页 |
| ·曲线的多项式拟合 | 第28-29页 |
| ·三点抛物线插值 | 第29-30页 |
| ·线性外插 | 第30页 |
| ·追赶法解三对角方程组 | 第30-31页 |
| ·两曲线间系列内切圆的求取 | 第31-36页 |
| ·Newton-Raphson法求解 | 第31-35页 |
| ·区间缩减法求解 | 第35-36页 |
| ·叶身型面最大内切圆的求解 | 第36-37页 |
| ·叶身型面线插值与光顺 | 第37-46页 |
| ·准均匀三次B样条插值及其端点条件确定 | 第38-41页 |
| ·叶片型面线光顺 | 第41-43页 |
| ·基函数二次导数在各节点的取值 | 第43-44页 |
| ·计算流程与算例 | 第44-4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第4章 叶片零件设计 | 第47-65页 |
| ·叶身设计 | 第47-58页 |
| ·叶尖、叶根延伸 | 第47-48页 |
| ·坏点的去除 | 第48页 |
| ·叶片朝向的确定 | 第48-49页 |
| ·不同数据输入格式的处理 | 第49-50页 |
| ·进排气边缘圆弧拟合 | 第50-51页 |
| ·叶盆、叶背曲线的绘制 | 第51-53页 |
| ·叶盆、叶背曲线光顺 | 第53-54页 |
| ·型面线串的生成 | 第54-55页 |
| ·型值点坐标变换 | 第55-58页 |
| ·榫头设计 | 第58-59页 |
| ·叶片零件生成 | 第59页 |
| ·UDF的制作 | 第59-64页 |
| ·种子部件的制作 | 第59-61页 |
| ·UDF特征生成 | 第61-62页 |
| ·UDF特征的实例化 | 第62-63页 |
| ·UDF插入界面设计 | 第63-64页 |
| ·UDF程序简介 | 第6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第5章 叶片锻件设计 | 第65-73页 |
| ·叶身设计 | 第65-70页 |
| ·离散点的获取 | 第65-67页 |
| ·盆背余量加放 | 第67-68页 |
| ·边部余量加放 | 第68-70页 |
| ·榫头设计 | 第70-72页 |
| ·榫头包容 | 第71页 |
| ·榫头分模 | 第71页 |
| ·榫头拔模 | 第71-72页 |
| ·添加定位凸台 | 第7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| 第6章 切边模设计 | 第73-79页 |
| ·切边模控制结构 | 第73-74页 |
| ·切边模尺寸修改 | 第74-75页 |
| ·分模线的提取 | 第75页 |
| ·凹模刃口生成 | 第75-76页 |
| ·分模面缝合 | 第76页 |
| ·冲头生成 | 第76-77页 |
| ·保存设计数据 | 第77-7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|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| ·结论 | 第79页 |
| ·展望 | 第79-8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| 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