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润洋音乐阐释美学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绪论 | 第7-11页 |
(一)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| 第7页 |
(二)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7-9页 |
(三) 本论题的研究范围、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(四) 本论题意欲创新之处 | 第10-11页 |
一 于润洋音乐阐释美学产生的背景 | 第11-18页 |
(一) 西方音乐美学:二元分立思维方式的困境 | 第11-15页 |
(二) 中国西方音乐美学研究面临的挑战 | 第15-18页 |
二 于润洋音乐阐释学思想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 | 第18-24页 |
(一) 于润洋高度重视哲学与音乐美学的关系 | 第18-19页 |
(二)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是他的哲学基础 | 第19-21页 |
(三) 于润洋音乐美学研究的方法论 | 第21-24页 |
三 于润洋音乐阐释美学的思想来源 | 第24-31页 |
(一)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 | 第24-26页 |
(二) 苏珊·朗格的符号语义学相关理论 | 第26-27页 |
(三) 哲学阐释学与符号语义学的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1页 |
四 音乐作品论 | 第31-40页 |
(一) 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 | 第31-33页 |
(二) 音乐的内容 | 第33-38页 |
(四) 音乐作品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 | 第38-40页 |
五 音乐作品的阐释 | 第40-50页 |
(一) 音乐文本的层级结构 | 第40-41页 |
(二) 音乐作品阐释的方法——音乐学分析 | 第41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