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的目的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的意义 | 第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·国外助学贷款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助学贷款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·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国家助学贷款概述 | 第16-23页 |
·国家助学贷款的涵义 | 第16-17页 |
·国家助学贷款的界定 | 第16页 |
·国家助学贷款的特征 | 第16-17页 |
·我国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 | 第17-21页 |
·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背景 | 第17-19页 |
·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阶段 | 第19-21页 |
·我国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的必要性 | 第21-23页 |
·有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| 第21页 |
·有助于银行拓展业务 | 第21-22页 |
·有助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| 第22页 |
·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辽宁省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现状、问题及原因 | 第23-32页 |
·辽宁省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现状 | 第23-25页 |
·辽宁省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8页 |
·政府助学贷款工作效果不理想 | 第25页 |
·银行贷款积极性不高、服务质量差 | 第25-26页 |
·学校对学生诚信教育不够 | 第26-27页 |
·学生贷款拖欠率高 | 第27-28页 |
·辽宁省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28-32页 |
·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制度方面的原因 | 第28-29页 |
·银行方面的原因 | 第29-30页 |
·学校方面的原因 | 第30页 |
·学生方面的原因 | 第30-32页 |
第4章 国内外国家助学贷款的经验借鉴 | 第32-38页 |
·国外助学贷款的经验借鉴 | 第32-34页 |
·美国的助学贷款 | 第32-33页 |
·日本的助学贷款 | 第33-34页 |
·国外助学贷款的经验 | 第34页 |
·国内国家助学贷款的经验借鉴 | 第34-38页 |
·河南省助学贷款模式 | 第34-35页 |
·江苏省信用保险助学贷款 | 第35-36页 |
·国内助学贷款的经验 | 第36-38页 |
第5章 完善辽宁省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对策 | 第38-45页 |
·进一步加大政府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力度 | 第38-40页 |
·加大助学贷款的担保力度 | 第38-39页 |
·在辽宁省范围内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体系 | 第39页 |
·加快助学贷款相关地方性法规的出台 | 第39页 |
·完善风险补偿金制度 | 第39-40页 |
·完善和拓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| 第40-42页 |
·积极推进生源地贷款业务 | 第40页 |
·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| 第40-41页 |
·提高服务质量 | 第41-42页 |
·加强学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| 第42-43页 |
·加强高校借贷过程的透明性和民主性 | 第42页 |
·加强高校助学贷款管理工作 | 第42-43页 |
·加强高校与银行的合作 | 第43页 |
·重树学生的诚信观念 | 第43-45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0-5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