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导言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先秦儒家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脉络 | 第10-15页 |
第二章 先秦儒家经济伦理的基本内容 | 第15-26页 |
一、社会环境层面的经济伦理思想 | 第15-19页 |
(一) 重农抑商 | 第15-16页 |
(二) 重义轻利 | 第16-17页 |
(三) 天命人为 | 第17-19页 |
二、国家管理层面的经济伦理思想 | 第19-22页 |
(一) 富且均民 | 第19-20页 |
(二) 薄赋节用 | 第20-21页 |
(三) 见众无人 | 第21-22页 |
三、经济运行层面的经济伦理思想 | 第22-26页 |
(一) 从义取利 | 第22-23页 |
(二) 显名轻实 | 第23-24页 |
(三) 信法不明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先秦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在现实经济发展中的价值 | 第26-36页 |
一、义与利统一基础上的重义取利 | 第26-27页 |
二、公平与效率基础上的承认差异 | 第27-29页 |
三、节约和消费基础上的可持续消费 | 第29-30页 |
四、信誉和法律基础上的互补统一 | 第30-32页 |
五、集体和个人利益统一基础上的双向兼顾 | 第32-34页 |
六、发展与保护基础上的和谐建设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先秦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启示 | 第36-43页 |
一、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| 第36-38页 |
二、对“道德人”的塑造是先秦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本质要求 | 第38-39页 |
三、对“经济人”的限制是先秦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| 第39-41页 |
四、对“和谐人”的创造是先秦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现实追求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先秦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在当代的成功实践和展望 | 第43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详细摘要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