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8-10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17页 |
·天然产物中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| 第10-11页 |
·从中药和民间药中发现先导化合物 | 第10页 |
·从海洋生物或其它生物中发现先导化合物 | 第10-11页 |
·以活性测定为指导的方法来发现先导化合物 | 第11页 |
·香榧的研究概况 | 第11-16页 |
·香榧功能成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香榧活性成分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第三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香榧外种皮精油的研究 | 第17-30页 |
·超临界流体技术的概述 | 第17-20页 |
·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原理与特征 | 第17-19页 |
·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·超临界CO_2 萃取技术在中草药上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·超临界CO_2 萃取技术在香料工业中的应用 | 第2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0-21页 |
·主要原料 | 第20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0-21页 |
·实验操作 | 第21页 |
·原料含水率测定 | 第21页 |
·实验操作方法 | 第21页 |
·产物的分析鉴定 | 第2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1-29页 |
·萃取压力对萃取物得率的影响 | 第22页 |
·温度对萃取物得率的影响 | 第22-24页 |
·萃取温度对萃取物得率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·分离温度对萃取物得率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萃取时间对萃取物得率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·二氧化碳流量对萃取物得率的影响 | 第25页 |
·各因素对萃取物得率的综合影响 | 第25-28页 |
·提取次数对萃取物得率的影响 | 第28页 |
·重复稳定性实验 | 第28-29页 |
·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榧外种皮化学成分研究 | 第30-49页 |
·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与应用 | 第30-3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1-33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1页 |
·产物的分析鉴定 | 第3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1-33页 |
·水蒸气蒸馏法 | 第31-32页 |
·超临界CO_2 萃取法操作流程 | 第32-3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3-48页 |
·不同的提取方法对香榧外种皮提取物得率及性状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不同的提取方法所得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比较 | 第33-48页 |
·鉴定结果 | 第33-46页 |
·相对含量的分析 | 第46页 |
·萜类化合物的比较分析 | 第46页 |
·官能团的分类比较 | 第46-48页 |
·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溶剂提取法提取香榧外种皮化学成分研究 | 第49-57页 |
·浸提提取原理 | 第49-5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0-52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50-5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1页 |
·产物的分析鉴定 | 第51页 |
·溶剂提取法 | 第51页 |
·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 | 第51-5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2-56页 |
·溶剂提取法萃取剂对提取物得率的影响 | 第52页 |
·不同的提取方法对萃取物得率及性状的影响 | 第52页 |
·不同的提取方法所得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比较 | 第52-56页 |
·质谱总离子流图的分析比较 | 第53页 |
·两种提取方法的化学成分的分析比较 | 第53-55页 |
·官能团的分类比较 | 第55-56页 |
·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详细摘要 | 第62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