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导言 | 第7-13页 |
(一) 研究现状综述 | 第7-9页 |
(二)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 | 第9-11页 |
(三) 田野点介绍 | 第11-13页 |
一 小窑村瓦猫工艺制作环境的变迁 | 第13-19页 |
(一) 传统制作环境的变迁 | 第13-17页 |
1、小窑村的变迁 | 第13-14页 |
2、瓦猫制作工坊的变化 | 第14-17页 |
(二) 新制作地点的出现 | 第17-19页 |
二 小窑村瓦猫制作者的变迁 | 第19-24页 |
(一) 作为“泥瓦匠”的小窑村瓦猫工艺制作者 | 第19-20页 |
(二) 作为“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”或“传习馆艺人”的小窑村瓦猫工艺制作者 | 第20-24页 |
三 小窑村瓦猫工艺制作技艺的变迁 | 第24-29页 |
(一) 制作方式:从手工制作到手工、机械并用 | 第24-25页 |
(二) 制作流程:新程序的添加 | 第25-29页 |
四 小窑村瓦猫工艺造型的变迁 | 第29-35页 |
(一) 塔状多头瓦猫与大型瓦猫的诞生 | 第30-31页 |
(二) 牙齿数量的增加及舌头形态的改变 | 第31-32页 |
(三) 四肢出现关节 | 第32页 |
(四) 底座的变化 | 第32页 |
(五) 姿态的变化 | 第32-34页 |
(六) 无法改变的传统——脸部造型和瓦片底座 | 第34-35页 |
五 小窑村瓦猫工艺使用和售卖方式的变迁 | 第35-38页 |
(一) 使用习俗的转变 | 第35-36页 |
(二) 售卖方式的转变 | 第36-38页 |
结语 | 第38-46页 |
(一) 小窑村瓦猫工艺的变迁:城市化进程中民俗链的断裂 | 第38-39页 |
(二) 小窑村瓦猫工艺的变迁:民俗主体的选择 | 第39-41页 |
1、瓦猫制作者的选择 | 第39-40页 |
2、瓦猫使用者的选择 | 第40-41页 |
(三) 从“工艺民俗”到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:小窑村瓦猫工艺的变迁轨迹 | 第41-44页 |
(四) 小窑村瓦猫工艺现实发展的相关建议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