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、内容与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创新点 | 第14页 |
·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和论文框架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·论文框架 | 第17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| 第18-30页 |
·携号转网 | 第18-21页 |
·携号转网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携号转网现有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9-21页 |
·转换成本 | 第21-26页 |
·转换成本概念 | 第21-22页 |
·转换成本构成维度 | 第22-23页 |
·转换成本影响因素 | 第23-25页 |
·转换成本研究综述 | 第25-26页 |
·转换意愿 | 第26-29页 |
·转换意愿的概念 | 第26页 |
·转换意愿影响因素 | 第26-27页 |
·通信领域的转换意愿 | 第27-29页 |
·转换意愿现有研究评述 | 第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| 第30-52页 |
·概念模型构建因素说明 | 第30-36页 |
·携号转网意愿 | 第30-31页 |
·携号转网中转换成本构成 | 第31-33页 |
·携号转网意愿前置影响因素 | 第33-36页 |
·携号转网意愿其他影响因素 | 第36页 |
·理论假设及概念模型 | 第36-41页 |
·理论假设的提出 | 第37-40页 |
·概念模型的建立 | 第40-41页 |
·问卷设计与说明 | 第41-43页 |
·问卷设计过程 | 第41页 |
·问卷说明 | 第41-43页 |
·问卷抽样调查 | 第43-44页 |
·问卷调查实施过程 | 第43页 |
·样本描述性统计 | 第43-44页 |
·样本数据处理 | 第44-50页 |
·量表问题的鉴别度检验 | 第44-47页 |
·结构效度检验 | 第47-49页 |
·信度检验 | 第49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模型分析及假设检验 | 第52-60页 |
·模型构建 | 第52页 |
·模型拟合度检验 | 第52-53页 |
·路径系数估计结果 | 第53-56页 |
·假设检验结果及解释 | 第56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携号转网意愿的进一步讨论 | 第60-74页 |
·不同特征移动通信客户携号转网意愿 ANVOA 分析 | 第60-62页 |
·不同性别客户携号转网意愿的 ANVOA 分析 | 第60页 |
·不同年龄客户携号转网意愿的 ANVOA 分析 | 第60-61页 |
·不同月消费额客户携号转网意愿的 ANVOA 分析 | 第61-62页 |
·不同运营商的客户携号转网意愿关键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| 第62-68页 |
·中国移动客户携号转网意愿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2-64页 |
·中国电信客户携号转网意愿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4-66页 |
·中国联通客户携号转网意愿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6-68页 |
·三大运营商客户携号转网意愿关键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| 第68页 |
·移动通信客户携号转网意愿聚类分析 | 第68-72页 |
·基于转换成本构面的客户类型划分 | 第68-70页 |
·基于关联特征的客户类型划分 | 第70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六章 管理启示及政策建议 | 第74-80页 |
·基于研究结论的一般管理启示 | 第74-75页 |
·针对不同特征移动通信客户的相关建议 | 第75-76页 |
·针对不同运营商客户的分类管理建议 | 第76-78页 |
·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分类管理建议 | 第78-7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0-84页 |
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80-82页 |
·研究不足及展望 | 第82-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2页 |
附录 A 调查问卷 | 第92-96页 |
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及发表的论文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