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小波分析的心律失常诊断方法研究
提要 | 第1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2页 |
·心电图自动诊断研究概述 | 第7-10页 |
·在临床医疗上的作用 | 第7页 |
·在医学教学上的作用 | 第7-8页 |
·心电图自动分析与诊断研究的发展、现状 | 第8-9页 |
·心电图自动分析与诊断存在的问题 | 第9-10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| 第10页 |
·仿真工具介绍 | 第10-11页 |
·仿真工具和采用的心电信号波形说明 | 第10-11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1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心电图的基本特征 | 第12-17页 |
·心电信号的形成 | 第12-13页 |
·心电信号的特点 | 第13-15页 |
·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| 第15-1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三章 心电信号的预处理 | 第17-39页 |
·心电信号的噪声来源 | 第17-18页 |
·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 | 第18-23页 |
·连续小波变换 | 第18-20页 |
·二进制小波变换 | 第20-21页 |
·多分辨率分析 | 第21页 |
·小波分解与重建算法 | 第21-23页 |
·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滤波器设计概述 | 第23-25页 |
·小波变换滤波算法分析 | 第23-24页 |
·小波消噪算法实现 | 第24-25页 |
·基线漂移的消除 | 第25-28页 |
·基线漂移去除方法 | 第25-28页 |
·算法实现及仿真 | 第28页 |
·滤除工频干扰 | 第28-31页 |
·工频干扰的滤除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算法实现及仿真 | 第30-31页 |
·滤除肌电干扰 | 第31-36页 |
·信号的阈值去噪 | 第32页 |
·阈值的选取 | 第32-34页 |
·小波阈值去噪法MATLAB仿真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分析与讨论 | 第36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心电波形检测与特征参数提取 | 第39-49页 |
·基于小波变换的波形检测算法 | 第39页 |
·心电信号检测算法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心电波形的检测方法 | 第41-45页 |
·R波的检测 | 第41-42页 |
·Q波检测 | 第42-43页 |
·S波检测 | 第43-44页 |
·T波定位 | 第44页 |
·P波定位 | 第44-45页 |
·特征参数的提取 | 第45-47页 |
·QRS波宽度和幅度的提取 | 第45页 |
·等位电平的提取 | 第45-46页 |
·Q-T间期特征参数的提取 | 第46页 |
·S-T段特征参数的提取 | 第46-47页 |
·算法仿真研究 | 第47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心率变异性分析及心律失常诊断方法研究 | 第49-63页 |
·心率变异性(HRV)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HRV信号的定义方法 | 第49页 |
·HRV线性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HRV的MATLAB仿真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心律失常的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心律失常的分类 | 第51-52页 |
·持续性心律失常的判断流程 | 第52-53页 |
·判断阈值的选取 | 第53页 |
·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 | 第53-58页 |
·室上性心律失常 | 第53-55页 |
·室性心律失常 | 第55-57页 |
·房室阻滞和心室内阻滞 | 第57-58页 |
·待定波 | 第58页 |
·MATLAB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8-61页 |
·临床研究 | 第61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·总结 | 第63-64页 |
·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7页 |
摘要 | 第67-69页 |
Abstract | 第69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