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马克思主义、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论文--马克思主义、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--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

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和谐社会建设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引言第9-14页
 一、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9-11页
  1. 国内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2. 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二、 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1. 研究的目的第11-12页
  2. 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2页
  3. 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2页
 三、 研究的主要内容、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2-14页
  1. 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页
  2. 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3. 创新点第13-14页
第二章 马克思政治哲学对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超越第14-20页
 一、 对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超越第14-18页
  1. 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第14-16页
  2. 从政治正义到社会正义第16-17页
  3. 从个人自由到共同体自由第17-18页
 二、 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精神实质第18-20页
  1. 人类解放理论的内涵第18-19页
  2. 人类解放理论的具体内容第19-20页
第三章 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第20-33页
 一、 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公正观第21-25页
  1. 马克思公正观的定义域第21-24页
  2. 马克思公正观的特征第24-25页
 二、 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中的人权观第25-29页
  1. 马克思人权观的定义域第25-28页
  2. 马克思人权观的特点第28-29页
 三、 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民主观第29-33页
  1. 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定义域第29-31页
  2. 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特征第31-33页
第四章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政治哲学理念第33-42页
 一、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第33-36页
  1. 民主法治第34页
  2. 公平正义第34页
  3. 诚信友爱第34-35页
  4. 充满活力第35页
  5. 安定有序第35页
  6.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第35-36页
 二、 马克思政治哲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第36-38页
  1. 建构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唯物论基础第36-37页
  2.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法基础第37-38页
 三、 建设和谐社会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实目标第38-42页
  1. 和谐社会在本体论上实现了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诠释第38-39页
  2. 和谐社会在认识论上实现了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诠释第39-40页
  3. 和谐社会在价值论上实现了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诠释第40-42页
结语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8页
后记第48-49页
附录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审美主旨及实现途径
下一篇:论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原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