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部分 绪论 | 第12-16页 |
一.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二.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产生 | 第13-14页 |
三.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 | 第14-16页 |
(一) 宪法权利理论 | 第14页 |
(二) 司法诚实性理论 | 第14页 |
(三) 抑制理论 | 第14-16页 |
第二部分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研究 | 第16-24页 |
一. 美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| 第16-18页 |
(一) 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起源 | 第16页 |
(二) 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 | 第16-17页 |
(三) 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 | 第17-18页 |
二. 英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| 第18-19页 |
三. 德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| 第19-21页 |
四. 法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| 第21页 |
五. 国际公约中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 | 第21-24页 |
第三部分 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问题的实证考察 | 第24-29页 |
一. 刑事诉讼法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缺失 | 第24页 |
二. 司法解释中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的规定及其本质缺陷 | 第24-25页 |
三. 非法证据无法排除的实例分析 | 第25-29页 |
(一) 杜培武案 | 第25-26页 |
(二) 郑国品、黄庄生案 | 第26-29页 |
第四部分 确立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构想 | 第29-39页 |
一. 中国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相关内容的确立 | 第29-32页 |
(一) 无罪推定原则的入宪 | 第29-30页 |
(二) 联合国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的承认与接受 | 第30-32页 |
二. 中国式米兰达规则的建立 | 第32-34页 |
三. 程序性裁判机制的构建 | 第34-39页 |
(一) 应当加强对侦查权行使的控制机制 | 第35页 |
(二) 为确保排除规则的实施,应当建立必要的程序性裁判机制 | 第35-36页 |
(三) 要完善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监督机制 | 第36页 |
(四) “毒树之果”理论及其例外的适用 | 第36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