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一类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静刚度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24页
   ·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4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4-22页
     ·刚度的建模方法第15-20页
     ·刚度设计第20-22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-24页
第二章 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中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基础第24-40页
   ·引言第24页
   ·Tricept 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第24-30页
     ·系统简介第24-25页
     ·位置逆解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 ·速度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几何变形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·TriVariant-A 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第30-35页
     ·系统简介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位置逆解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·速度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几何变形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·TriVariant-B 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 ·系统简介第35页
     ·位置逆解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·速度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·几何变形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·小结第38-40页
第三章 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中并联机构的静刚度解析建模第40-70页
   ·引言第40页
   ·Tricept 机器人的静刚度模型第40-54页
     ·基于全雅可比的静刚度建模方法第40-49页
     ·基于变形叠加原理的建模方法第49-53页
     ·建模方法特点对比第53-54页
   ·TriVariant-A 机器人的静刚度模型第54-56页
   ·TriVariant-B 机器人的静刚度模型第56-58页
   ·算例第58-65页
   ·小结第65-70页
第四章 TriVariant-B 混联机器人整机刚度半解析建模第70-86页
   ·引言第70页
   ·整机静刚度预估的基本思路第70-71页
   ·TriVariant-B 混联机器人整机柔度模型第71-80页
     ·机架子系统柔度模型第72-76页
     ·机构子系统柔度模型第76-80页
     ·整机系统柔度模型第80页
   ·算例第80-83页
   ·小结第83-86页
第五章 TriVariant-B 混联机器人整机有限元快速建模第86-100页
   ·引言第86页
   ·有限元建模策略第86-94页
     ·系统快速建模策略与技术第86-89页
     ·关键部件建模策略第89-94页
   ·算例第94-96页
   ·小结第96-100页
第六章 TriVariant-B 混联机器人整机刚度灵敏度分析与设计第100-114页
   ·引言第100页
   ·刚度性能指标第100-102页
   ·灵敏度分析第102-107页
   ·遗传算法优化设计第107-112页
   ·小结第112-114页
第七章 TriVariant-B 混联机器人静刚度实验第114-120页
   ·引言第114页
   ·实验目的及仪器第114-115页
   ·实验原理第115-116页
   ·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16-119页
   ·小结第119-120页
第八章 全文结论第120-124页
   ·结论第120-122页
   ·工作展望第122-124页
参考文献第124-135页
附录 A第135-136页
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完成的学术论文第136-138页
致谢第138页

论文共13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球杆仪的高速五轴数控机床综合误差建模与检测方法
下一篇:喷涂机器人连续3R斜交非球型手腕设计方法与实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