桥基荷载作用下三维高边坡岩体力学行为及桥基位置确定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6-34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16-17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32页 |
| ·岩石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| 第17-26页 |
| ·边坡岩体力学行为的研究 | 第26-29页 |
| ·高陡边坡桥基位置确定方法 | 第29-32页 |
| 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32-34页 |
| 第2章 一般高边坡岩体力学行为特征 | 第34-74页 |
| ·荷载作用下均质高边坡岩体力学行为特征 | 第34-47页 |
| ·分析工具及计算参数 | 第34-35页 |
| ·基本模型 | 第35-36页 |
| ·岩体基本力学行为特征 | 第36-40页 |
| ·边坡岩体力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0-44页 |
| ·二维较三维误差规律分析 | 第44-47页 |
| ·荷载作用下层状高边坡岩体力学行为特征 | 第47-61页 |
| ·代表单元等效体 | 第47-49页 |
| ·基本模型 | 第49-50页 |
| ·岩体基本力学行为特征 | 第50-57页 |
| ·边坡岩体力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7-59页 |
| ·二维较三维误差规律分析 | 第59-61页 |
| ·荷载作用下卸荷裂隙高边坡岩体力学行为特征 | 第61-72页 |
| ·基本模型 | 第61-62页 |
| ·岩体基本力学行为特征 | 第62-65页 |
| ·边坡岩体力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5-70页 |
| ·二维较三维误差规律分析 | 第70-7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| 第3章 特殊高边坡岩体力学行为特征 | 第74-96页 |
| ·荷载作用下特殊均质高边坡岩体力学行为特征 | 第74-87页 |
| ·基本模型 | 第74-75页 |
| ·最危险面位置确定 | 第75-78页 |
| ·岩体基本力学行为特征 | 第78-82页 |
| ·边坡岩体力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| 第82-84页 |
| ·二维、三维一般及特殊均质边坡对比 | 第84-87页 |
| ·荷载作用下卸荷裂隙特殊高边坡岩体力学行为特征 | 第87-94页 |
| ·基本模型 | 第87-88页 |
| ·岩体基本力学行为特征 | 第88-90页 |
| ·边坡岩体力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| 第90-92页 |
| ·二维、三维一般及特殊卸荷裂隙边坡对比 | 第92-9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4-96页 |
| 第4章 高陡边坡桥基位置确定方法 | 第96-120页 |
| ·基于应力影响范围桥基位置确定方法思路 | 第96-97页 |
| ·坡面岩体应力影响系数最大值的确定 | 第97-103页 |
| ·一般高边坡 | 第97-100页 |
| ·特殊高边坡 | 第100-103页 |
| ·安全应力影响系数的限定 | 第103-106页 |
| ·桥基位置的确定 | 第106-117页 |
| ·一般高边坡 | 第106-109页 |
| ·特殊高边坡 | 第109-110页 |
| ·特殊情况下桥基位置确定 | 第110-114页 |
| ·高边坡桥基位置确定简明表 | 第114页 |
| ·二维、三维桥基公式对比 | 第114-117页 |
| ·高陡边坡桥基位置确定工作步骤 | 第117-11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9-120页 |
| 第5章 荷载作用下高边坡临界滑动面初判 | 第120-138页 |
| ·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 | 第120-121页 |
| ·研究方法概述 | 第120-121页 |
| ·应力影响系数法 | 第121页 |
| ·荷载作用下高边坡临界滑动面初判 | 第121-124页 |
| ·一般高边坡 | 第121-123页 |
| ·特殊高边坡 | 第123-124页 |
| ·各因素变化对高边坡临界滑动面影响 | 第124-130页 |
| ·一般高边坡 | 第124-127页 |
| ·特殊高边坡 | 第127-130页 |
| ·高边坡临界滑动面范围确定 | 第130-136页 |
| ·一般高边坡 | 第131-133页 |
| ·特殊高边坡 | 第133-13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36-138页 |
| 第6章 高边坡岩体力学行为特征模型试验研究 | 第138-162页 |
| ·试验目的 | 第138页 |
| ·模型设计 | 第138-141页 |
| ·模型试验原理 | 第138-139页 |
| ·模型几何比C_l选择及模拟范围确定 | 第139页 |
| ·试验方案及模型尺寸 | 第139-140页 |
| ·模具加工 | 第140-141页 |
| ·模型材料和模型制作 | 第141-143页 |
| ·模型测量加载系统 | 第143-144页 |
| ·测点布置 | 第143页 |
| ·测量系统 | 第143-144页 |
| ·加载系统 | 第144页 |
| ·模型试验 | 第144-145页 |
| ·试验记录准备 | 第144页 |
| ·进行试验 | 第144-145页 |
| ·确定材料参数 | 第145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145-147页 |
| ·确定相似参数 | 第145页 |
| ·应力应变关系 | 第145-146页 |
| ·油压与桥基荷载关系 | 第146-147页 |
| ·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| 第147-161页 |
| ·模型应力特征 | 第147-151页 |
| ·模型位移特征 | 第151-154页 |
| ·破坏模式分析 | 第154-159页 |
| ·对比数值分析 | 第159-1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61-162页 |
| 第7章 工程实例 | 第162-185页 |
| ·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| 第162-166页 |
| ·工程概况 | 第162-163页 |
| ·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| 第163-165页 |
| ·岸坡稳定性初步分析 | 第165-166页 |
| ·桥基位置确定 | 第166-167页 |
| ·宜昌岸 | 第166-167页 |
| ·万州岸 | 第167页 |
| ·马水河大桥岸坡三维有限元分析 | 第167-172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167-168页 |
| ·参数选取 | 第168页 |
| ·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| 第168-169页 |
| 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169-172页 |
| ·马水河大桥原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| 第172-184页 |
| ·模型设计 | 第173-174页 |
| ·模型制作 | 第174页 |
| ·模型测量加载系统 | 第174-176页 |
| ·模型试验 | 第176-177页 |
| ·数据处理及相似参数 | 第177页 |
| ·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| 第177-182页 |
| ·位移反算 | 第182页 |
| ·边坡破坏形式 | 第182-184页 |
| ·模型试验小结 | 第18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84-185页 |
| 结论 | 第185-188页 |
| 致谢 | 第188-18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89-198页 |
| 附录 | 第198-252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252-2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