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17页 |
·引言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研究步骤 | 第16-17页 |
2 理论综述 | 第17-23页 |
·关于隐性知识涵义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·关于隐性知识分类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·关于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·与隐性知识管理相关的其它理论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·关于核心能力涵义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3 隐性知识及其管理的理论研究 | 第23-37页 |
·隐性知识的概念 | 第23页 |
·隐性知识的特征 | 第23-24页 |
·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比较分析 | 第24-26页 |
·隐性知识的分类 | 第26-27页 |
·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概念及流程 | 第27-30页 |
·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概念 | 第27页 |
·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流程 | 第27-30页 |
·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| 第30-34页 |
·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转化——SECI 模型 | 第30-32页 |
·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共享 | 第32-34页 |
·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研究的意义 | 第34-37页 |
·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与隐性知识价值链 | 第34-35页 |
·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与企业的核心能力 | 第35-37页 |
4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主要障碍分析 | 第37-45页 |
·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主体和客体方面的障碍 | 第38-40页 |
·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客体方面的障碍 | 第38页 |
·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主体方面的障碍 | 第38-40页 |
·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在组织环境方面的障碍 | 第40-45页 |
·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实施流程方面的障碍 | 第40页 |
·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障碍 | 第40-41页 |
·企业管理体制方面的障碍 | 第41-43页 |
·企业文化方面的障碍 | 第43页 |
·企业技术方面的障碍 | 第43-45页 |
5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策略分析 | 第45-60页 |
·企业组织管理的制度化策略 | 第45-56页 |
·以战略目标为导向 | 第45-46页 |
·建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 | 第46-48页 |
·流程再造 | 第48-49页 |
·构建有效的管理体制 | 第49-55页 |
·搭建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 | 第55-56页 |
·企业柔性的人性化管理策略 | 第56-60页 |
·企业文化的概述 | 第57页 |
·塑造企业的团队学习文化 | 第57-58页 |
·塑造企业的信任文化 | 第58-59页 |
·塑造企业的隐性知识共享文化 | 第59页 |
·塑造企业的隐性知识创新文化 | 第59-60页 |
6 实证研究:青岛啤酒隐性知识管理的新探索——“新师傅管理法” | 第60-66页 |
·青岛啤酒开展隐性知识管理 | 第60-61页 |
·“新师傅管理法”的提出 | 第60-61页 |
·“新师傅管理法”搭建了隐性知识管理的平台 | 第61页 |
·青岛啤酒“新师傅隐性知识管理模型” | 第61-62页 |
·青岛啤酒“新师傅管理法”的实施 | 第62-64页 |
·前期引导力的有效性 | 第62-63页 |
·前期推动力的针对性 | 第63-64页 |
·长期动力的持续性 | 第64页 |
·结语 | 第64-66页 |
7 结论及展望 | 第66-68页 |
·论文的主要结论 | 第66-67页 |
·未来的研究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2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