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森林保护学论文--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

转Bt-6A基因的灰葡萄孢菌对松材线虫群体消长效应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9-21页
 1 松材线虫病及其危害第9-14页
   ·分类地位第9-10页
   ·形态特征第10-11页
   ·起源与分布第11页
   ·生活史第11-12页
   ·寄主范围及病树症状第12页
   ·防治第12-14页
 2. 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第14-17页
   ·发展历史第14-15页
   ·Bt的特性及杀虫活性第15-16页
   ·Bt的资源和分布第16页
   ·Bt的作用机理第16页
   ·Bt对线虫作用的研究第16-17页
 3. 转化丝状真菌技术第17-20页
   ·农杆菌第17页
   ·农杆菌Ti质粒的结构第17-18页
   ·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的机理第18-19页
   ·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在真菌中的应用第19-20页
 4. 本研究的目的和技术路线第20-21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20页
   ·技术路线第20-21页
第二章 载体pBI-GOH构建第21-35页
   ·载体第21页
   ·试验仪器第21页
   ·酶与试剂第21-22页
   ·方法第22-32页
     ·612bp片段的制备第22-25页
     ·载体pBI-G的构建第25-26页
     ·载体pBI-GO的构建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潮霉素抗性基因片段的获得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载体pBI-GOH的构建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含目的基因的超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9-32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·载体pBI-GOH的构建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超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3-34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34-35页
第三章 灰葡萄孢菌的遗传转化第35-45页
   ·灰葡萄孢菌的遗传转化第35-39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35页
     ·筛选转化子所需潮霉素浓度的确定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根癌农杆菌的培养第36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感受态制作第36页
     ·电转法转化农杆菌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确定抑制农杆菌生长所需头孢霉素的浓度第37页
     ·侵染菌液的制备第37页
     ·用于农杆菌介导转化的灰葡萄孢菌菌丝的获得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共培养及筛选第38页
     ·转化子的遗传稳定性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·转基因灰葡萄孢菌的鉴定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含sGFP基因的转化子的鉴定第39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灰葡萄孢菌DNA的提取第39页
     ·转化子的PCR鉴定第39-40页
     ·转化子的Southern杂交鉴定第40页
   ·转基因灰葡萄孢菌RT-PCR验证第40-41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·潮霉素对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第41页
     ·抑制农杆菌生长所需头孢霉素浓度的确定第41页
     ·转化子的遗传稳定性分析第41页
     ·荧光检测第41-42页
     ·PCR鉴定第42页
     ·Southern杂交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·RT-PCR分析第43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43-45页
第四章 Bt-06A晶体蛋白对松材线虫的种群繁殖量的影响第45-48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45页
   ·试验仪器第45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灰葡萄孢菌的培养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灰葡萄孢菌饲喂线虫第46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6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46-48页
第五章 全文总结、创新点及下一步计划第48-50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48页
   ·创新点第48-49页
   ·下一步计划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9页
附录A 序列第59-72页
附录B 常用试剂及培养基配方第72-75页
附录C:常用的抗生素配制方法及使用浓度第75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作者简介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9a互作的水稻基因筛选
下一篇:休眠型与非休眠型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胞壁多糖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