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9-20页 |
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概况 | 第9-12页 |
·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和危害 | 第9-10页 |
·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症状 | 第10页 |
·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寄主及传播介体 | 第10-12页 |
·病毒寄主 | 第10-11页 |
·传播介体 | 第11-12页 |
2 SRBSDV的分类地位 | 第12-16页 |
·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分类鉴定 | 第12-13页 |
·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鉴别 | 第13-14页 |
·SRBSDV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3 酵母双杂交系统 | 第16-18页 |
·酵母双杂交系统简介及原理 | 第16-17页 |
·酵母双杂交系统在植物病毒研究方面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酵母载体构建 | 第20-34页 |
1 材料 | 第20-22页 |
·cDNA | 第20-21页 |
·菌株和质粒 | 第21页 |
·试剂 | 第21页 |
·仪器 | 第21页 |
·引物 | 第21-22页 |
2 方法 | 第22-27页 |
·聚合酶链式反应 | 第22页 |
·切胶纯化 | 第22-23页 |
·T-A连接反应 | 第23页 |
·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| 第23-24页 |
·重组质粒的转化 | 第24页 |
·质粒DNA的少量提取 | 第24页 |
·重组质粒的鉴定 | 第24-25页 |
·核酸序列测定及分析 | 第25页 |
·质粒转化酵母菌株 | 第25-26页 |
·感受态制备 | 第25-26页 |
·pGBK-p9a质粒转化感受态 | 第26页 |
·酵母诱饵质粒自激活活性及毒力检测 | 第26-27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4页 |
·PCR扩增SRBSDV S9a基因片段 | 第27页 |
·SRBSDV-S9a cDNA的克隆鉴定及序列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30-32页 |
·讨论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水稻文库 | 第34-46页 |
1 材料 | 第34-36页 |
·酵母菌株和载体 | 第34-35页 |
·试剂 | 第35-36页 |
·检测引物 | 第36页 |
·仪器 | 第36页 |
2 方法 | 第36-41页 |
·cDNA文库质粒转化Y187 | 第36-37页 |
·酵母感受态的制备 | 第36页 |
·文库质粒的转化 | 第36-37页 |
·文库质粒转化效率检测 | 第37-38页 |
·诱饵质粒转化酵母菌 | 第38页 |
·酵母Mating法筛水稻文库 | 第38页 |
·酵母质粒的提取 | 第38-39页 |
·酵母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及PCR鉴定 | 第39-40页 |
·大肠杆菌质粒提取 | 第40页 |
·共转实验 | 第40页 |
·cDNA文库质粒自激活检测 | 第40页 |
·核酸序列测定及分析 | 第40-41页 |
3 结果 | 第41-46页 |
·文库质粒的检测 | 第41-42页 |
·阳性克隆的初步筛选 | 第42-43页 |
·阳性克隆的测序和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讨论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主要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建议 | 第46-47页 |
1 结论 | 第46页 |
2 进一步研究建议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