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的问题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信息素养研究概述 | 第15-25页 |
·国外信息素养相关研究概述 | 第16-20页 |
·国内信息素养相关研究概述 | 第20-25页 |
第3章 信息素养内容及评价指标 | 第25-44页 |
·信息素养的名词术语及定义 | 第25-32页 |
·信息素养的名词术语 | 第25-26页 |
·信息素养概念的起源及发展 | 第26-29页 |
·信息素养定义 | 第29-32页 |
·信息素养的内涵及教育内容 | 第32-39页 |
·国外对信息素养内涵的认识 | 第32-34页 |
·国内对信息素养的内涵的认识 | 第34-36页 |
·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| 第36-39页 |
·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 | 第39-44页 |
·国内信息素养指标体系 | 第39-40页 |
·国外信息素养指标体系 | 第40-44页 |
第4章 研究过程及量表的编制 | 第44-5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44页 |
·调查问卷的设计 | 第44-52页 |
·预测问卷生成 | 第44-45页 |
·问卷设计方法及量表编制原则 | 第45页 |
·预试问卷的测试与项目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正式问卷的施测与分析 | 第46-52页 |
第5章 研究生信息素养调查现状及统计分析 | 第52-61页 |
·本次调查苏州大学研究生信息素养现状简述 | 第52页 |
·样本的基本情况 | 第52-53页 |
·信息素养总体水平及各层面描述性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信息素养总体水平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四个层面的描述性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背景变量对信息素养的影响 | 第55-61页 |
·信息素养的性别差异性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信息素养的年级差异性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信息素养的英语水平差异性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信息素养与是否上过文献检索课的差异性分析 | 第58页 |
·信息素养与是否发表过文章的差异性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信息素养的文理差异性分析 | 第59-61页 |
第6章 研究生信息素养发展问题与对策 | 第61-70页 |
·研究生信息素养现状 | 第61-65页 |
·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重视不够 | 第61-62页 |
·研究生信息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| 第62页 |
·研究生信息素养整体上存在滞后性 | 第62-63页 |
·研究生信息能力及道德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| 第63-64页 |
·研究生信息素养内容上存在简单化的倾向 | 第64-65页 |
·研究生信息素养在形式上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| 第65页 |
·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对策分析 | 第65-70页 |
·以数字图书馆的利用为目标继续加强文献检索课的教学 | 第65-66页 |
·开办利用数字图书馆的专题讲座 | 第66页 |
·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科学研究实践中的言传身教作用 | 第66-67页 |
·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| 第67-68页 |
·加强研究生对信息资源和信息道德的教育 | 第68-69页 |
·加强对研究生英语水平的培养 | 第69-70页 |
第7章 结束语 | 第70-72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70-71页 |
·本文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附录 | 第75-8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84-85页 |
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