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司法制度论文--劳动教养制度论文

假释与社区矫正--关于我国假释社区矫正的问题与对策

摘要第1-8页
引言第8-10页
一、假释社区矫正的基本原理第10-16页
 (一) 假释的概念、分类与特征第10-12页
  1、假释的概念第10页
  2、假释的分类第10-11页
  3、假释的特征第11-12页
 (二) 假释的正当性第12-13页
  1、人身危险性理论是假释存在的思想基础第12页
  2、教育刑理念是假释的正当性的理论基础第12-13页
  3、刑罚目的综合论为假释的正当性提供合理解释第13页
 (三) 假释在社区矫正中的地位与功能第13-14页
  1、假释在社区矫正中的地位第13-14页
  2、假释在社区矫正中的功能第14页
 (四) 假释社区矫正的价值取向第14-16页
二、假释社区矫正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第16-20页
 (一) 国外假释社区矫正的沿革与发展第16-17页
  1、国外假释的沿革与发展第16页
  2、国外假释社区矫正的适用现状第16-17页
 (二) 我国假释社区矫正的沿革与发展第17-20页
  1、我国假释社区矫正的沿革与发展第17-18页
  2、我国社区矫正的适用及现状第18-20页
三、我国假释社区矫正中存在的问题第20-24页
 (一) 我国假释社区矫正立法中存在的问题第20-22页
  1、适用假释的实质要件规定过于严厉第20页
  2、不得假释的禁止性规定不尽合理第20-21页
  3、类型单一第21页
  4、假释社区矫正的执行机关规定不科学,假释犯处于失控状态第21页
  5、监管内容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第21页
  6、缺少对假释社区矫正人员帮助保护的条款第21-22页
 (二) 我国假释社区矫正适用中存在的问题第22-24页
  1、适用假释过少,人为控制假释比例第22页
  2、矫正人员数量有限第22页
  3、检察机关疏于监督检查第22-23页
  4、被害人权益保护不到位第23-24页
四、我国假释社区矫正的建议与完善第24-35页
 (一) 我国假释社区矫正的立法改革与完善第24-27页
  1、细化假释适用条件,扩大假释适用范围第24-25页
  2、制定对假释人员监管的法律法规,充实监管内容第25页
  3、充实假释人员在矫正期间相关权利的规范第25-26页
  4、完善假释撤销制度第26页
  5、建立专门的执行机构,制定统一的假释执行制度第26-27页
 (二) 我国假释社区矫正的司法改革与完善第27-32页
  1、扩大假释的使用第27页
  2、健全检察监督机制,充分发挥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作用第27-28页
  3、重构假释再犯预测,建立需要评估,完善评估体系第28-29页
  4、确立假释前调查制度第29-30页
  5、建立假释听证制度第30页
  6、完善假释社区矫正人员的惩罚机制,确立中间刑罚第30-31页
  7、建立完备的保护帮教制度第31-32页
  8、加强被害人权益的保护第32页
 (三) 我国假释社区矫正的实务改革与完善第32-35页
  1、渐进式推进社区矫正立法第32-33页
  2、树立正确的社区矫正观念,推进社区建设第33-34页
  3、培育发展民间组织,构建多种力量参与矫正的格局第34-35页
结语第35-36页
参考文献第36-38页
后记第38页

论文共3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缓刑与社区矫正--关于我国缓刑社区矫正的问题与完善
下一篇:儒教与犯罪控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