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--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4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4-16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5-16页 |
·对国内外文献的评价分析 | 第16页 |
·研究的思路及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的思路 | 第16-17页 |
·预期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内部控制体系与其构成要素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4页 |
·内部控制的定义与职能 | 第18-19页 |
·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| 第19-24页 |
·内部控制理论的萌芽阶段 | 第19页 |
·内部控制理论的起步阶段 | 第19-20页 |
·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阶段 | 第20-21页 |
·内部控制理论的成熟阶段 | 第21-22页 |
·内部控制理论的新发展阶段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框架 | 第24-28页 |
·控制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 | 第24-26页 |
·企业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·企业董事会与经理层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影响 | 第25页 |
·企业监事会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风险评估层面的影响因素 | 第26页 |
·控制活动层面的影响因素 | 第26-27页 |
·信息与沟通层面的影响因素 | 第27页 |
·控制监督层面的影响因素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实证研究 | 第28-48页 |
·实证研究设计 | 第28-29页 |
·研究假设的提出 | 第29-32页 |
·变量的界定与选择 | 第32-36页 |
·被解释变量的定义 | 第32-35页 |
·解释变量的定义 | 第35-36页 |
·模型的构建 | 第36页 |
·数据的收集及样本的选取 | 第36页 |
·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| 第36-48页 |
·内部控制体系整体评价的主成分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9-42页 |
·回归分析 | 第42-45页 |
·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| 第45-48页 |
第五章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建议与展望 | 第48-51页 |
·建议 | 第48-50页 |
·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控制环境层面的建议 | 第48-49页 |
·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风险评估层面的建议 | 第49页 |
·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控制活动层面的建议 | 第49页 |
·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其他层面的建议 | 第49-50页 |
·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54-55页 |
附录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