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1 引言 | 第8-10页 |
| 2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筹集的法律问题 | 第10-16页 |
| ·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筹集原则 | 第10-11页 |
| ·会员公司自行负担原则 | 第10页 |
| ·权利义务相匹配原则 | 第10页 |
| ·充足适度原则 | 第10-11页 |
| ·设置备用的融资机制原则 | 第11页 |
| ·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来源制度的一般考察 | 第11-12页 |
| ·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来源制度的规定 | 第12-13页 |
| ·对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来源制度的评价 | 第13-14页 |
| ·完善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来源制度的建议 | 第14-16页 |
| 3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运作模式的法律问题 | 第16-20页 |
| ·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运作模式制度的一般考察 | 第16-17页 |
| ·独立模式 | 第16页 |
| ·附属模式 | 第16-17页 |
| ·独立模式与附属模式的比较 | 第17页 |
| ·我国《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》确立的运作模式 | 第17-18页 |
| ·对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运作模式制度的评价 | 第18-19页 |
| ·完善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运作模式制度的建议 | 第19-20页 |
| 4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赔偿方式的法律问题 | 第20-25页 |
| ·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赔偿方式制度的一般考察 | 第20页 |
| ·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确立的赔偿方式 | 第20-22页 |
| ·对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赔付方式制度的评析 | 第22页 |
| ·完善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赔偿方式制度的构想 | 第22-25页 |
| ·设定申诉时限 | 第22-23页 |
| ·设定科学的赔偿程序 | 第23页 |
| ·完善对证券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| 第23页 |
| ·建立证券集团诉讼制度 | 第23-24页 |
| ·建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与主管机关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机制 | 第24-25页 |
| 5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赔偿对象的法律问题 | 第25-29页 |
| ·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赔偿对象制度的一般考察 | 第25-26页 |
| ·我国对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赔付对象制度的规定 | 第26-27页 |
| ·对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赔付对象制度的评析 | 第27页 |
| ·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赔付对象制度的完善 | 第27-29页 |
| 6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赔偿范围的法律问题 | 第29-35页 |
| ·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赔偿范围制度的一般考察 | 第29-32页 |
| ·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偿付原则——限额偿付原则 | 第30-31页 |
| ·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赔付原则——平衡利益原则 | 第31-32页 |
| ·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偿付范围制度的规定 | 第32-33页 |
| ·对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偿付范围制度的评价 | 第33页 |
| ·完善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范围的建议 | 第33-35页 |
| 7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赔偿中优先权的法律问题 | 第35-38页 |
| ·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优先权制度的一般考察 | 第35-36页 |
| ·对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优先权制度的评价 | 第36-37页 |
| ·建立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优先权制度的建议 | 第37-38页 |
| 8 结语 | 第38-39页 |
| 致谢 | 第39-4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| 附录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