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1 绪论 | 第8-10页 |
| 2 绿色信贷制度概述 | 第10-17页 |
| ·关于信贷 | 第10页 |
| ·关于信贷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| 第10-11页 |
| ·绿色信贷制度的历史沿革 | 第11-14页 |
| ·赤道原则的出现 | 第11-12页 |
| ·绿色信贷:中国的“赤道原则” | 第12-14页 |
| ·绿色信贷法律制度:绿色信贷政策的成熟化 | 第14页 |
| ·绿色信贷制度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7页 |
| 3 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特征和建构意义 | 第17-23页 |
| ·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特征 | 第17-18页 |
| ·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建构意义 | 第18-23页 |
| ·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渠道 | 第18-20页 |
| ·有效制衡企业、银行等多方主体的利益,符合现实需求 | 第20-21页 |
| ·绿色信贷法律的实施推动绿色金融的进程 | 第21页 |
| ·风险分担的合理化 | 第21页 |
| ·实现环境友好型、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| 第21-23页 |
| 4 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价值分析 | 第23-27页 |
| ·秩序价值 | 第23-24页 |
| ·正义价值 | 第24页 |
| ·公平价值 | 第24-25页 |
| ·效率价值 | 第25-27页 |
| 5 绿色信贷法律制度建构的困境和可行性分析 | 第27-32页 |
| ·困境所在 | 第27-29页 |
| ·社会意识层面解读 | 第27-28页 |
| ·成本效益视角审视 | 第28-29页 |
| ·可行性分析 | 第29-32页 |
| ·我国已具备了建立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条件 | 第29-31页 |
| ·国外的实践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经验 | 第31-32页 |
| 6 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建构和完善 | 第32-38页 |
| ·银行的谨慎审核调查义务 | 第32-33页 |
| ·完整的银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| 第33-35页 |
| ·企业环境信息对银行的披露制度 | 第35-36页 |
| ·信贷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| 第36-38页 |
| 7 结语 | 第38-39页 |
| 致谢 | 第39-4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1页 |
| 附录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