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高性能SnO2电极制备、表征及应用研究

致谢第1-10页
摘要第10-12页
ABSTRACT第12-14页
公式字符说明第14-15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5-17页
   ·课题背景第15-16页
   ·研究目标第16-17页
第二章 文献综述第17-31页
   ·电化学氧化概述第17页
   ·电化学氧化的方法第17-20页
     ·直接氧化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·间接氧化法第19-20页
   ·电化学氧化电极第20-25页
     ·金属电极第20页
     ·石墨电极和金刚石薄膜电极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·石墨电极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·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·金属氧化物电极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·PbO_2第22页
       ·IrO_2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·TiO_2第23页
       ·SnO_2第23-25页
   ·电极制备方法第25-29页
     ·真空蒸发镀膜法第25页
     ·溅射镀膜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·真空溅射镀膜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·磁控电子阴极真空溅射镀膜法第26页
     ·化学气相沉积法(CVD)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溶胶-凝胶法镀膜第27页
     ·喷雾热解法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·沉积过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·雾化第28-29页
   ·总结第29-31页
第三章 实验材料、装置及分析测试方法第31-39页
   ·实验仪器第31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31-32页
   ·电极制备装置及工艺流程第32-35页
     ·钛片预处理第32页
     ·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电极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电极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·先驱物溶液的制备第33页
       ·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SnO_2电极第33-35页
   ·物理化学表征第35页
   ·电化学表征第35-36页
   ·电化学氧化反应器第36页
   ·生化反应器第36-37页
   ·污染物分析第37-39页
第四章 SnO_2电极制备新方法探索第39-75页
   ·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SnO_2电极第39-53页
     ·沉积参数考察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·沉积温度对沉积速率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·沉积温度对电极电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物理化学表征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·表面成分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·XRD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·表面形貌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电化学表征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·电化学循环伏安表征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·塔菲尔曲线第48-49页
     ·电催化降解污染物活性第49-52页
     ·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不足第52-53页
   ·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Ti/SnO_2-Sb电极第53-73页
     ·沉积参数考察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·沉积温度对电极表面形貌的影响第54页
       ·沉积时间对沉积速率的影响。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·先驱物溶液浓度对沉积速率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·沉积温度对沉积速率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 ·掺Sb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第58-69页
       ·表面成分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·表面形貌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·微观结构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·霍尔检测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·电化学特性分析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·电催化活性第67-69页
     ·操作参数对电催化降解苯酚的影响第69-73页
   ·小结第73-75页
第五章 新型Sb-Ce双掺杂SnO_2电极的研制、表征及应用第75-92页
   ·Ce掺杂量优化第75-76页
   ·Ce掺杂对电极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第76-81页
     ·Ce掺杂对电极表面形貌的影响第76-77页
     ·Ce掺杂对氧化物膜成分的影响第77-78页
     ·Ce掺杂对氧化物膜晶体结构的影响第78-80页
     ·Ce掺杂对电极电化学特性的影响第80-81页
   ·Ce掺杂对电极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第81-87页
     ·Ce掺杂对电极降解橙黄Ⅱ脱色效果的影响第81-83页
     ·Ce掺杂对电极降解橙黄Ⅱ的pH变化的影响第83-84页
     ·Ce掺杂对电催化降解橙黄Ⅱ的能耗影响第84-85页
     ·Ce掺杂对电极电催化降解橙黄Ⅱ及其它污染物活性的影响第85-87页
     ·Ce掺杂对电极活性的稳定性研究第87页
   ·Ti/SnO_2-Sb-Ce电极电催化降解橙黄Ⅱ参数影响研究第87-91页
     ·反应温度对电催化降解橙黄Ⅱ的影响第87-89页
     ·pH对电催化降解橙黄Ⅱ的影响第89页
     ·电流密度对电催化降解橙黄Ⅱ的影响第89-90页
     ·初始浓度对电催化降解橙黄Ⅱ的影响第90-91页
   ·小结第91-92页
第六章 新型Sb-Mn双掺杂SnO_2电极的研制、表征及应用第92-113页
   ·掺锰量的优化第93-94页
   ·Ti/SnO_2-Sb-Mn电极的物理化学表征第94-97页
     ·Ti/SnO_2-Sb-Mn电极的表面形貌第94页
     ·Ti/SnO_2-Sb-Mn电极的氧化物膜成分第94-95页
     ·Ti/SnO_2-Sb-Mn电极的氧化物膜微观结构第95-96页
     ·Ti/SnO_2-Sb-Mn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第96-97页
   ·电化学转化提高橙黄Ⅱ模拟废水的可生化性第97-107页
     ·电化学转化预处理第97-106页
       ·pH变化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·色度去除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·电导率变化第99页
       ·橙黄Ⅱ去除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·COD去除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·BOD_5变化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·橙黄Ⅱ电转化产物分析第102-106页
     ·生化处理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·COD去除第106页
       ·色度去除第106-107页
   ·电化学转化提高甲基橙模拟废水的可生化性第107-112页
     ·电化学转化预处理第107-111页
       ·pH变化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  ·色度去除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·甲基橙去除第109页
       ·电导率变化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·COD去除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·BOD_5变化第111页
     ·生化处理第111-112页
   ·小结第112-113页
第七章 结论与建议第113-116页
   ·结论第113-114页
   ·建议第114-115页
   ·创新点第115-116页
参考文献第116-125页
主要学术贡献第125-126页
致谢第126-127页
作者简介第127页

论文共12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在黑麦草吸收多环芳烃中的作用
下一篇:组织环境管理绩效分析方法与实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