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代轨道检查仪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7-15页 |
·轨道的主要相对不平顺参数及评定方法 | 第7-8页 |
·轨道相对检测系统的两种测量模式 | 第8-10页 |
·动态检测 | 第9页 |
·静态检测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轨道相对检测理论基础及轨道检查仪系统设计 | 第15-40页 |
·轨道相对检测理论基础 | 第15-23页 |
·惯性基准法 | 第15-16页 |
·弦测法 | 第16-19页 |
·第2代轨道检查仪测量原理 | 第19-23页 |
·测角系统的设计 | 第23-40页 |
·陀螺仪的选择 | 第23-27页 |
·放大电路的设计 | 第27-30页 |
·抗混叠滤波器的设计 | 第30-31页 |
·A/D转换电路的设计 | 第31-35页 |
·MCU的选择 | 第35-40页 |
第3章 基于小波的第二代轨检仪数据处理 | 第40-74页 |
·小波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小波函数 | 第40-41页 |
·离散小波变换 | 第41-42页 |
·多分辨率分析与Mallat算法 | 第42-49页 |
·MRA的定义 | 第42-44页 |
·小波级数 | 第44-46页 |
·Mallat算法 | 第46-49页 |
·初始系数的计算 | 第49页 |
·小波阈值滤波 | 第49-56页 |
·估计小波系数的软、硬阈值方法 | 第50-52页 |
·小波系数估计的几种改进方案 | 第52-56页 |
·阈值的估计 | 第56页 |
·光纤陀螺输出信号处理 | 第56-67页 |
·光纤陀螺数学模型 | 第56-58页 |
·用FIR数字滤波器处理陀螺仪输出信号 | 第58-61页 |
·用小波分析阈值滤波处理陀螺仪输出信号 | 第61-66页 |
·滤波效果比较 | 第66-67页 |
·轨道缝隙对水平测量的影响及消除方法 | 第67-74页 |
·水平数据的分析 | 第68-70页 |
·应用小波检测及消除轨缝 | 第70-74页 |
第4章 轨道检查仪轨距原理性误差及其补偿方法 | 第74-80页 |
·轨距的理论测量误差 | 第74-75页 |
·假轨距的实测波形与分析 | 第75-76页 |
·假轨距的对策与处理 | 第76-77页 |
·轨向补偿法测量真轨距的实测效果 | 第77-80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·总结 | 第80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