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目录 | 第11-13页 |
图目录 | 第13-14页 |
表目录 | 第14-1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6-4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6-27页 |
·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| 第27-2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9页 |
·研究进展综述 | 第29-40页 |
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40-42页 |
·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42-44页 |
第2章 能源系统概论 | 第44-63页 |
·系统 | 第44-47页 |
·能源系统 | 第47-52页 |
·能源系统的特点 | 第52-54页 |
·能源系统的开发利用 | 第54-60页 |
·能源系统的评价 | 第60-63页 |
第3章 农村能源系统分析 | 第63-88页 |
·概念、特征和结构 | 第63-68页 |
·农村能源及开发利用 | 第68-77页 |
·农村能源系统的属性分类 | 第77-88页 |
第4章 农村能源系统的评价及指标体系 | 第88-128页 |
·能源评价体系概述 | 第88-103页 |
·农村能源系统的评价 | 第103-124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| 第124-128页 |
第5章 农村能源系统指标评价方法 | 第128-164页 |
·一般属性指标评价 | 第128-131页 |
·可获得性指标评价 | 第131-145页 |
·经济性指标评价 | 第145-151页 |
·清洁性指标评价 | 第151-155页 |
·替代性指标评价 | 第155-157页 |
·安全性指标评价 | 第157-158页 |
·社会性指标评价 | 第158-160页 |
·支撑体系指标评价 | 第160-164页 |
第6章 安定区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可获得性评价 | 第164-199页 |
·研究区概况 | 第164-171页 |
·可再生能源潜力估算 | 第171-187页 |
·可再生能源分布特点 | 第187-195页 |
·结论与建议 | 第195-199页 |
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| 第199-202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199-200页 |
·研究创新 | 第200页 |
·研究不足及展望 | 第200-20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02-212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212-213页 |
致谢 | 第2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