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--以中南大学为例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引论第9-16页
   ·选题依据第9-11页
     ·选题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1-14页
     ·国外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国内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·研究思路第14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创新点第15-16页
第一章 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第16-24页
   ·内涵分析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的概念辨析第16页
     ·校园文化的内涵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第17-18页
   ·视域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和谐文化与和谐校园的相关性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和谐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性第19页
   ·特征分析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文化主体的内在协调性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文化系统的兼容并包性第20页
     ·文化传统的继承创新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文化载体的高雅教育性第21页
   ·理论分析第21-24页
     ·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考察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系统科学理论观照第22页
     ·心理学理论诊释第22页
     ·社会学理论透析第22-24页
第二章 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审视第24-30页
   ·个体发展价值—为和谐型人才成长孕育沃土第24-27页
     ·在理想感召下,个体政治素质得到提升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在精神熏陶下,个体道德品质得到完善第25页
     ·在人文关怀下,个体心理潜质得到发展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在文化激励下,个体创新特质得到挖掘第26-27页
   ·社会辐射价值—为和谐社会建设夯实基础第27-30页
     ·人才基础:精英人才对和谐文化的践行价值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物质基础:优雅校园对和谐环境的示范价值第28页
     ·文化基础:校园精神对和谐文化的引领价值第28-30页
第三章 中南大学合并以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证解析第30-42页
   ·调查说明第30-32页
     ·调查对象第30页
     ·调查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·调查视角第31页
     ·样本情况第31-32页
   ·现状调查第32-38页
     ·以共青团干部为对象的调查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以学生工作干部为对象的调查第33-34页
     ·以学生群体为对象的调查第34-38页
   ·现状透析第38-42页
     ·文化主体视角: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文化传统视角:三校区文化融合统一第39-41页
     ·文化环境视角:校园环境高雅和谐第41-42页
第四章 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第42-51页
   ·原则依据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平衡第42页
     ·坚持导向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坚持文化共性与个性相融合第43-44页
   ·内容解构第44-47页
     ·以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孕育和谐校园文化第44页
     ·以特色鲜明的精神理念构筑和谐校园文化第44-45页
     ·以人本规范的制度规则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第45-46页
     ·以积极向上的行为活动彰显和谐校园文化第46-47页
   ·路径选择第47-51页
     ·加强战略性:完善和谐校园文化的领导机制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加强创造性:健全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第48页
     ·加强实效性:挖掘和谐校园文化的载体资源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加强互动性:建立和谐校园文化的连通体系第49-51页
结束语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8页
附录第58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影响源探析--以2006年CSSCI高等教育类期刊参考文献为依据
下一篇:和谐社会视阈中的高等教育区域统筹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