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2 对字词题问题的研究 | 第14-21页 |
·目前存在的问题 | 第14-16页 |
·难易不平衡 | 第14-15页 |
·难以形成语境 | 第15页 |
·考查重心偏移 | 第15-16页 |
·考法修改的建议 | 第16-18页 |
·合并一二题,形成"词语题" | 第16页 |
·对容易误导读音的字加注拼音 | 第16-17页 |
·直奔语音规范目标,新增拼音音节测试题 | 第17-18页 |
·修改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·汉语的基本单位也是词 | 第18-19页 |
·读词比认字更重要 | 第19-21页 |
3 对朗读题问题的研究 | 第21-37页 |
·语言应该更加严谨 | 第21-28页 |
·词汇问题 | 第21-24页 |
·语法问题 | 第24-25页 |
·修辞问题 | 第25-26页 |
·其他问题 | 第26-28页 |
·体裁应该更加多样 | 第28-31页 |
·散文比例过大 | 第28页 |
·建议增加其他文体 | 第28-29页 |
·建议增加诗歌朗读 | 第29-30页 |
·不要过于考虑语言因素 | 第30-31页 |
·语境应该突出句子 | 第31-33页 |
·句子就可以形成语流语调 | 第31-32页 |
·句子是人际交流的基本单位 | 第32页 |
·句子是联系词和篇的中心环节 | 第32-33页 |
·以句子、句群和段落为单元 | 第33页 |
·评分应该强调情感 | 第33-37页 |
·朗读不是字的有声化 | 第33-34页 |
·朗读是对作品的再创作 | 第34-35页 |
·朗读不能丢弃情感这个灵魂 | 第35-36页 |
·用情感带动声音才能声情并茂 | 第36-37页 |
4 对说话题问题的研究 | 第37-52页 |
·考语音还是考说话能力 | 第37-42页 |
·事实上以考语音为中心 | 第37-38页 |
·语音标准限制了说话的发挥 | 第38-39页 |
·词汇发展引起了评分的困惑 | 第39-41页 |
·语法规范缺乏统一的标准 | 第41-42页 |
·规定话题还是即兴话题 | 第42-47页 |
·话 题本身的偏颇 | 第42-43页 |
·应试范文的教训 | 第43-44页 |
·规定话题的弊端 | 第44-45页 |
·即兴话题的设想 | 第45-47页 |
·单向说还是单双向都说 | 第47-52页 |
·有必要的加试 | 第47-48页 |
·不必要的担忧 | 第48-49页 |
·"交际能力"的启示 | 第49-50页 |
·"哑巴英语"的启示 | 第50-52页 |
5 对PSC的建议 | 第52-57页 |
·对正文的总结 | 第52页 |
·实行分级考核 | 第52-54页 |
·给出测评报告 | 第54页 |
·改进评分系统 | 第54-56页 |
·明确指导思想 | 第56-57页 |
[附录1] HSK(高等)口试题型口语水平五级评分标准 | 第57-58页 |
[附录2] HSK(高等)口试题型口语水平五级评分要点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