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反残疾人就业歧视法研究
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导论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美国反残疾人就业歧视立法背景及法律体系 | 第13-19页 |
第一节 反残疾人就业歧视立法背景 | 第13-16页 |
一、反就业歧视立法 | 第13-14页 |
二、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 | 第14-16页 |
第二节 反残疾人就业歧视法律体系 | 第16-19页 |
一、《康复法案》 | 第16页 |
二、《美国残疾人法案》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美国反残疾人就业歧视基本制度 | 第19-27页 |
第一节 适格残疾人制度 | 第19-22页 |
一、适格残疾人制度的确立及其立法目的 | 第19-20页 |
二、适格残疾人的认定标准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合理调整制度 | 第22-24页 |
一、合理调整制度的确立及其立法目的 | 第22页 |
二、合理调整与过度负担 | 第22-24页 |
第三节 雇主抗辩制度 | 第24-27页 |
一、真实职业资格 | 第24-25页 |
二、宗教机构的豁免权 | 第25页 |
三、不雇用有传染病的食品传递者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美国反残疾人就业歧视实施制度 | 第27-36页 |
第一节 实施机构 | 第27-29页 |
一、实施机构的设立 | 第27-28页 |
二、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的职能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调解与调查制度 | 第29-32页 |
一、调解制度 | 第29-31页 |
二、调查制度 | 第31-32页 |
第三节 诉讼与强制执行制度 | 第32-36页 |
一、诉讼制度 | 第32-33页 |
二、强制执行制度 | 第33-36页 |
第四章 美国反残疾人就业歧视法的借鉴意义 | 第36-44页 |
第一节 公民权传统下的残疾人社会模式新视角 | 第37-39页 |
一、残疾人社会模式新视角 | 第37-38页 |
二、对公民权的一元关注 | 第38-39页 |
第二节 法律设计模式 | 第39-41页 |
一、司法化法律设计模式 | 第39-40页 |
二、对细节和可操作性的关注 | 第40-41页 |
第三节 政府责任定位与机构设置 | 第41-44页 |
一、政府责任定位的发展历程 | 第41-42页 |
二、模块化机构设置 | 第42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