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动门用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设计及驱动控制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7页 |
| ·引言 | 第11-12页 |
| ·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、特点和应用 | 第12-15页 |
| ·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 | 第12-13页 |
| ·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特点 | 第13-15页 |
| ·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 | 第15页 |
| ·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本体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4页 |
| ·永磁材料 | 第16-18页 |
| ·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类型 | 第18-19页 |
| ·磁场分析方法 | 第19-22页 |
| ·CAD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| 第22-24页 |
| ·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| 第24-26页 |
| ·电机本体设计 | 第24页 |
| ·转矩脉动问题 | 第24页 |
| ·建模和仿真 | 第24-25页 |
| ·无刷直流电机的换流问题 | 第25页 |
| ·转矩计算问题 | 第25页 |
| ·实际应用问题 | 第25-26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26-27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意义 | 第26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6-27页 |
| 第二章 无刷直流电机原理及电磁设计方法 | 第27-38页 |
| ·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| 第27-30页 |
| ·电动机本体 | 第28页 |
| ·电子换向器 | 第28-29页 |
| ·转子位置传感器 | 第29-30页 |
| ·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| 第30-33页 |
| ·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电磁设计 | 第33-38页 |
| ·绕组形式和位置传感器的选择 | 第34-35页 |
| ·主要尺寸规格的确定 | 第35页 |
| ·转子结构的确定 | 第35-36页 |
| ·永磁体及铁芯材料的选择 | 第36-37页 |
| ·槽数和极对数的选择 | 第37页 |
| ·其它 | 第37-38页 |
| 第三章 自动门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结构设计 | 第38-46页 |
| ·设计原则 | 第38页 |
| ·定子结构及设计 | 第38-41页 |
| ·转子结构及设计 | 第41-42页 |
| ·霍尔元件安装方式的选择 | 第42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四章 自动门用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性能分析 | 第46-59页 |
| ·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场路耦合时步有限元原理 | 第46-51页 |
| ·电路拓扑结构与分段电路方程 | 第47-50页 |
| ·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场路耦合时步有限元原理 | 第50-51页 |
| ·自动门用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性能仿真分析 | 第51-54页 |
| ·仿真结果分析计算 | 第54-57页 |
| ·气隙磁场分析 | 第54-55页 |
| ·定位转矩的仿真研究 | 第55-56页 |
| ·运行特性分析 | 第56-5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| 第五章 自动门控制系统设计 | 第59-72页 |
| ·系统总体结构 | 第59-61页 |
| ·电机专用控制芯片PIC16F77概述 | 第61-63页 |
| ·PIC16F77系统结构 | 第61-63页 |
| ·控制器设计 | 第63-66页 |
| ·PIC系统部分电路设计 | 第63-64页 |
| ·PWM波形产生 | 第64-65页 |
| ·转子位置检测电路的设计 | 第65-66页 |
| ·功率驱动电路的设计 | 第66-68页 |
| ·驱动芯片介绍 | 第66-67页 |
| ·MOSFET的选择 | 第67-68页 |
| ·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| 第68-71页 |
| ·软件开发环境MPLAB IDE简介 | 第68页 |
| ·控制程序的设计 | 第68-7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| 第六章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72-78页 |
| ·测试平台 | 第72-73页 |
| ·性能计算及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| 第73-75页 |
| 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75-77页 |
| ·端电压波形 | 第75-76页 |
| ·相电流波形 | 第76-77页 |
| ·速度波形 | 第7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| 第七章 全文总结 | 第78-80页 |
| 致谢 | 第80-8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1-87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