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“基础”课和中学政治课教学衔接概述 | 第15-21页 |
·教学衔接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| 第15-17页 |
·教学衔接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·教学衔接的相关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“基础”课和中学政治课的基本内容与特点比较 | 第17-21页 |
·“基础”课和中学政治课的基本内容 | 第17-19页 |
·“基础”课和中学政治课的特点比较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“基础”课教学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| 第21-28页 |
·“基础”课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| 第21-24页 |
·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 | 第21-22页 |
·推进“基础”课改革和建设的必然要求 | 第22页 |
·提高“基础”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| 第22-23页 |
·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| 第23-24页 |
·“基础”课教学衔接的可能性 | 第24-28页 |
·课程性质具有相同性 | 第24-25页 |
·教学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 | 第25页 |
·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 | 第25-26页 |
·教学方式具有相似性 | 第26-28页 |
第4章 “基础”课教学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| 第28-34页 |
·“基础”课教学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8-32页 |
·衔接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28-29页 |
·教学目标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0页 |
·教学内容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1页 |
·教学方法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2页 |
·“基础”课教学衔接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对“基础”课教学衔接缺乏应有的重视 | 第32页 |
·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 | 第32-33页 |
·教材编写人员及教师缺乏交流沟通 | 第33-34页 |
第5章 搞好“基础”课教学衔接的原则与对策 | 第34-46页 |
·坚持“基础”课教学衔接的原则 | 第34-38页 |
·科学性与艺术性原则 | 第34-35页 |
·主导性与主体性原则 | 第35-36页 |
·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 | 第36-37页 |
·有序性与动态性原则 | 第37-38页 |
·搞好“基础”课教学衔接的对策 | 第38-46页 |
·增强“基础”课教学衔接意识 | 第38-40页 |
·研究教学目标,搞好教学目标的衔接 | 第40-41页 |
·研究教学内容,搞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| 第41-42页 |
·改进教学方法,搞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| 第42-43页 |
·保障“基础”课教学衔接的投入 | 第43-44页 |
·建立教学衔接的管理体制 | 第44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2-53页 |
附录B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衔接意识问卷调查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