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5-26页 |
·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| 第15-18页 |
·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| 第20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页 |
本章参考文献 | 第22-26页 |
第2章 县域科技创新的理论 | 第26-43页 |
·技术创新理论 | 第26-31页 |
·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| 第31-34页 |
·我国县域科技创新研究综述 | 第34-37页 |
·几个基本概念 | 第37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本章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第3章 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与功能 | 第43-52页 |
·政府干预科技创新的依据 | 第43-44页 |
·发达国家政府构建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体系中的经验 | 第44-48页 |
·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与功能定位 | 第48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页 |
本章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第4章 县域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与模式选择 | 第52-69页 |
·县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| 第52-54页 |
·县域科技创新的特点 | 第54-57页 |
·县域科技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制约因素 | 第57-63页 |
·县域科技创新的模式选择 | 第63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页 |
本章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
第5章 常熟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战略的形成 | 第69-85页 |
·常熟的经济地理特征 | 第69-70页 |
·常熟的区位特色 | 第70-73页 |
·常熟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| 第73-78页 |
·常熟科技创新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| 第78-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3页 |
本章参考文献 | 第83-85页 |
第6章 科技创新与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 | 第85-108页 |
·科技创新在常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| 第85-93页 |
·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| 第93-98页 |
·科技创新与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| 第98-103页 |
·科技进步对常熟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 | 第103-10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6页 |
本章参考文献 | 第106-108页 |
第7章 常熟科技创新能力的考察与评价 | 第108-135页 |
·科技创新能力的涵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| 第108-112页 |
·常熟与苏州其它县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对比分析 | 第112-116页 |
·常熟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评价 | 第116-122页 |
·常熟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:基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调查 | 第122-1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3页 |
本章参考文献 | 第133-135页 |
第8章 常熟市科技创新政策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| 第135-145页 |
·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35-142页 |
·面临的挑战 | 第142-1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3页 |
本章参考文献 | 第143-145页 |
第9章 加快科技创新,促进常熟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 | 第145-161页 |
·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 | 第145页 |
·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 | 第145-146页 |
·科技创新的发展重点 | 第146-150页 |
·对策与措施 | 第150-1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8-159页 |
本章参考文献 | 第159-1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1-170页 |
附录 | 第170-175页 |
企业调查问卷 | 第170-175页 |
后记 | 第175-1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