园林体验--以现象学视角解读中国古典园林
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2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7-9页 |
| ·“场所感”的失落 | 第7-8页 |
| ·知觉体验的欠缺 | 第8-9页 |
| ·角度的不完善 | 第9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页 |
| ·研究的方法 | 第9-10页 |
| 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框架 | 第11-12页 |
| 第二章 现象学概论 | 第12-15页 |
| ·现象学背景 | 第12-13页 |
| ·存在主义现象学 | 第13页 |
| ·知觉现象学 | 第13-14页 |
| ·中国传统思维与现象学 | 第14-15页 |
| 第三章 园林的体验 | 第15-48页 |
| ·中国古典园林的场所体验 | 第15-19页 |
| ·中国传统文化观与中国古典园林 | 第16-17页 |
| ·中国园林的场所体验 | 第17-19页 |
| ·视觉的体验 | 第19-24页 |
| ·情景交融的视觉意象 | 第19-22页 |
| ·动静结合的视觉体验 | 第22-23页 |
| ·作为触觉延伸的体验 | 第23-24页 |
| ·听觉的体验 | 第24-28页 |
| ·非特定场所的声音体验 | 第25-26页 |
| ·特定场所的声音体验 | 第26-28页 |
| ·嗅觉的体验 | 第28-30页 |
| ·触觉的体验 | 第30-34页 |
| ·人工元素的触觉体验 | 第30-33页 |
| ·自然元素的触觉体验 | 第33-34页 |
| ·身体的体验 | 第34-38页 |
| ·宜人的尺度 | 第34-36页 |
| ·参与的体验 | 第36-38页 |
| ·光与影的体验 | 第38-44页 |
| ·光与阴影 | 第39-42页 |
| ·水中倒影 | 第42-44页 |
| ·记忆与体验 | 第44-48页 |
| ·激发与联想——象 | 第44-46页 |
| ·记忆的共鸣——意 | 第46-48页 |
| 第四章 思考与启示 | 第48-55页 |
| ·感知形式 | 第48-50页 |
| ·感知自然 | 第50-51页 |
| ·感知意象 | 第51-52页 |
| ·综合的体验 | 第52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| 插图目录 | 第59-61页 |
|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1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