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引言与综述 | 第10-19页 |
·引言 | 第10页 |
·草地退化及其沙化序列演替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中国草地资源的概况 | 第10-11页 |
·草地退化与沙化的主要原因 | 第11页 |
·草地退化以及沙化联结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退化沙化演替的草地植物演替特征研究 | 第12-16页 |
·退化沙化序列下草地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植物种群物种间相互联结性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2 研究区概况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区地理位置 | 第19页 |
·研究地区气候 | 第19页 |
·研究地区的土壤结构 | 第19页 |
·研究区经济概况 | 第19-21页 |
3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| 第21-2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样地设置 | 第21页 |
·试验工具 | 第21页 |
·植被调查方法与测定 | 第21-22页 |
·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22-26页 |
·α多样性指数 | 第22页 |
·β多样性指数 | 第22页 |
·群落稳定性的测度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种群分布格局的测度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种间关联测定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种间联结性的X2的检验(朱桂林,2004) | 第24页 |
·种间联结程度物种连接系数AC值的测定(付方林,2007) | 第24-25页 |
·种间联结程度物种共同出现概率P的测定 | 第25-26页 |
4 退化序列的草地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| 第26-45页 |
·退化序列下典型草地类型物种的一般组成 | 第26-30页 |
·研究区植物组成 | 第26页 |
·退化草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 | 第26-29页 |
·退化草地的植物群落外观表现型的描述 | 第26-27页 |
·不同退化演替程度的草地α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| 第27-29页 |
·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草地β多样性变化 | 第29-30页 |
·退化演替过程中草地群落稳定性 | 第30-31页 |
·草地植物空间分布格局 | 第31-37页 |
·轻度退化草地主要牧草种群格局 | 第31-33页 |
·中度退化草地主要牧草种群格局 | 第33-35页 |
·重度退化草地主要牧草种群格局 | 第35-37页 |
·退化草地植物种群间的联结性分析 | 第37-45页 |
·轻度退化草地植物种群间的联结性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中度退化草地植物种群间的联结性分析 | 第40-43页 |
·重度退化草地植物种群间的联结性分析 | 第43-45页 |
5 沙化序列的沙化草地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| 第45-60页 |
·沙化草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 | 第45-48页 |
·沙化草地的植物群落外观表现型的描述 | 第45页 |
·不同沙化演替程度的草地α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| 第45-48页 |
·不同沙化演替阶段的草地β多样性变化 | 第48页 |
·沙化演替过程中草地群落相对稳定性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沙化草地植物空间分布格局 | 第50-54页 |
·轻度沙化草地主要牧草种群格局 | 第50-52页 |
·中度沙化草地主要牧草种群格局 | 第52页 |
·重度沙化草地主要牧草种群格局 | 第52-54页 |
·沙化草地植物种群间联结性分析 | 第54-60页 |
·轻度沙化草地植物种群间的联结性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中度沙化草地植物种群间的联结性分析 | 第56-58页 |
·重度沙化草地植物种群间的联结性分析 | 第58-60页 |
6 退化沙化草地植物阶梯型群落变化趋势 | 第60-65页 |
7 讨论 | 第65-68页 |
·退化沙化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趋势 | 第65页 |
·草地退化序列下的空间分布格局 | 第65-66页 |
·草地退化序列下的物种之间的联结性 | 第66页 |
·沙化序列下的草地物种之间的空间分布格局 | 第66-67页 |
·沙化序列下的草地物种之间的联结性 | 第67-68页 |
8 结论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5页 |
个人简介 | 第75-76页 |
导师简介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