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理论论文

基于离散元法的车轮与松软地面相互作用分析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目录第8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1-14页
     ·课题的研究方法第11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2-14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4-15页
第2章 基于离散元法的轮-壤相互作用过程的理论分析第15-31页
   ·引言第15页
   ·车轮和松软地面的建模方法第15-22页
     ·刚性轮的建模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弹性轮的建模方法第16-20页
     ·松软地面的建模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·接触力学模型和接触力计算第22-24页
     ·接触力学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接触力的计算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相对位移的计算第24页
   ·车轮和土壤颗粒运动求解过程第24-27页
     ·土壤颗粒运动求解过程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车轮运动求解过程第25-27页
   ·车轮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学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·驱动轮的动力学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从动轮的动力学分析过程第28-29页
   ·车轮在松软地面上运动的评价指标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车轮启动阶段的评价指标第29页
     ·车轮制动阶段的评价指标第29页
     ·车轮匀速阶段的评价指标第29-3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3章 车轮与土壤物理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第31-44页
   ·引言第31页
   ·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第31-38页
     ·土壤的质地测试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土壤含水率的测试第33页
     ·土壤密度的测试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土壤的直接剪切试验第34-36页
     ·土壤坚实度的测试第36-38页
   ·刚性轮的物理力学性能第38-39页
   ·农业轮胎的物理力学性能第39-43页
     ·农业轮胎结构的介绍第39-40页
     ·轮辋物理力学性能第40页
     ·轮胎外胎的物理力学性能第40-41页
     ·轮胎宏观参数与细观参数的关系第41-4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4章 车轮与松软地面相互作用的二维仿真分析第44-61页
   ·引言第44页
   ·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第44-48页
     ·边界模型的建立第44-45页
     ·颗粒模型的建立第45页
     ·力学模型的选择第45-46页
     ·离散元仿真过程中微观参数的选择第46-48页
   ·车轮行走过程的离散元仿真及性能评价第48-59页
     ·仿真步骤及流程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刚性轮仿真分析及试验对比第49-53页
     ·弹性轮仿真分析及优化第53-56页
     ·土壤参数对车轮牵引性能的影响第56-58页
     ·车轮启动、制动阶段离散元仿真及性能评价第58-5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9-61页
第5章 结论与展望第61-63页
   ·论文工作总结第61-62页
   ·后续工作展望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整车环境下重型商用车驾驶室的动态特性优化设计
下一篇: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的牵引力控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