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0-12页 |
·职业指导 | 第10-11页 |
·学校职业指导 | 第11页 |
·绩效评估 | 第11-12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2-17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思路及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论文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·论文主要内容 | 第18页 |
·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8-20页 |
·本文的创新 | 第18-19页 |
·本文的不足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四川省德阳市旅游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现状分析 | 第20-32页 |
·调查方法与过程 | 第20-22页 |
·调查目的 | 第20页 |
·调查问卷 | 第20页 |
·调查样本 | 第20-22页 |
·研究过程 | 第22页 |
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2-30页 |
·职业指导的总体情况分析 | 第22-24页 |
·四川省德阳市旅游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意识状况 | 第24-28页 |
·四川省德阳市旅游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 | 第28-30页 |
·调查结论 | 第30-31页 |
·职业指导体系不够完善 | 第30-31页 |
·职业指导师资素质需进一步提升 | 第31页 |
·学生群体职业意识尚待提高 | 第31页 |
·调查存在的不足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四川省德阳市旅游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体系的再造 | 第32-40页 |
·职业指导体系再造的原则 | 第32-33页 |
·促进和服务学生发展 | 第32-33页 |
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| 第33页 |
·一体性 | 第33页 |
·四川省德阳市旅游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机构的再造 | 第33-35页 |
·职业指导机构再造的必要性 | 第33页 |
·职业指导机构的再造思路 | 第33-35页 |
·四川省德阳市旅游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体系阶段和内容 | 第35-40页 |
·职业认知阶段 | 第35-36页 |
·职业素质培养发展阶段 | 第36-37页 |
·就业能力提升发展阶段 | 第37-39页 |
·应用实践阶段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四川省德阳市旅游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| 第40-48页 |
·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| 第40-41页 |
·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 | 第40-41页 |
·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| 第41页 |
·四川省德阳旅游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| 第41-47页 |
·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| 第41-42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| 第42-44页 |
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4-46页 |
·评估主体权重的确定 | 第46-47页 |
·分值与等级的确定 | 第47页 |
·创新及不足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德阳市旅游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系统发展的保障措施 | 第48-52页 |
·树立职业指导理念 | 第48-49页 |
·注重服务 | 第48页 |
·全程指导 | 第48页 |
·树立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 | 第48-49页 |
·不断加强对职业指导师资的建设 | 第49-50页 |
·提升校内专职职业指导人员素质 | 第49页 |
·加强其他教师队伍的建设 | 第49-50页 |
·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 | 第50页 |
·发挥网络以及图书馆的作用 | 第50-51页 |
·建设学校职业指导网站 | 第50-51页 |
·加强图书馆建设 | 第51页 |
·加强与外界环境的合作和联系 | 第51-52页 |
·坚持学校与家庭、社会相结合 | 第51页 |
·加强与政府、社会联系促进职业指导理论发展 | 第51-52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