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英文摘要 | 第8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| 第10-21页 |
1. 中医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认识及研究 | 第10-14页 |
·本病的历代沿革及一般认识 | 第10页 |
·本病病因病机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·胸痹的中医治疗 | 第11-14页 |
2.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| 第14-20页 |
·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| 第14-15页 |
·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| 第15-17页 |
·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 | 第17-20页 |
3. 关于胸痹(不稳定性心绞痛)中医药规范化诊疗方案 | 第20-21页 |
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| 第21-37页 |
1. 研究目的 | 第21页 |
2. 病例来源 | 第21页 |
·病例纳入标准 | 第21页 |
·病例排除标准患者 | 第21页 |
·剔除病例标准 | 第21页 |
3. 诊断标准 | 第21-22页 |
·西医诊断 | 第21页 |
·中医诊断标准 | 第21-22页 |
4. 关于胸痹的中医标准化治疗方案 | 第22-23页 |
5. 本次试验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试验分组 | 第23页 |
·疗程 | 第23页 |
·不良反应程度分级与处理 | 第23页 |
·观测指标及疗效评定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安全性指标观测及毒副作用 | 第24页 |
6. 统计方法 | 第24页 |
7. 结果分析 | 第24-30页 |
8. 讨论 | 第30-37页 |
·中医规范化治疗的意义、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| 第30-32页 |
·中医规范化临床疗效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中医规范化治疗方案对Hs-CRP的影响及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中医规范化治疗方案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·问题与展望 | 第36-37页 |
结论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附录 | 第41-4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