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麦论文--小麦论文

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小红皮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个人简介第8-9页
致谢第9-14页
表目录第14-15页
图目录第15-16页
缩略词表第16-17页
第一章 小麦基因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第17-33页
 一、小麦基因资源概况及发掘的意义第17-18页
 二、小麦属及小麦基因源第18-24页
  (一) 小麦属的物种第18-20页
   1. 一粒系小麦第19页
   2. 二粒系小麦第19页
   3. 普通系小麦第19-20页
   4. 提莫菲维系小麦第20页
  (二) 小麦的基因源第20-24页
   1. 一级基因源第20-22页
   2. 二级基因源第22-23页
   3. 三级基因源第23-24页
 三、小麦基因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第24-28页
  (一) 引种第24-25页
  (二) 利用染色体工程从小麦近缘植物中获得新基因第25-28页
   1. 通过远缘杂交创造合成双二倍体第25-27页
   2. 小麦-远缘种易位系的创制第27-28页
 四、基于基因组学的小麦新基因发掘第28-32页
  (一) 基于作图和图位克隆的基因发掘第28-30页
  (二) 基于比较基因组学的新基因发掘第30页
  (三) 发掘新的等位基因第30页
  (四) 基于基因表达的新基因发掘第30页
  (五) 突变创造新基因第30-31页
  (六) 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新基因发掘第31页
  (七) 通过转基因创造小麦新种质第31-32页
 五、趋势和展望第32-33页
第二章 小麦地方品种小红皮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第33-47页
 引言第33-35页
 材料与方法第35-37页
  一、植物材料第35页
  二、标记分析第35页
  三、抗性鉴定第35-36页
  四、PCR扩增及电泳分析第36页
  五、遗传图构建第36页
  六、抗谱鉴定第36-37页
 结果第37-44页
  一、抗性遗传分析第37页
  二、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第37-40页
  三、小红皮只有一个抗白粉病基因第40-41页
  四、等位性测验第41页
  五、抗谱分析第41-44页
 讨论第44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63页
全文总结第63-65页
全文创新点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抗倒伏油菜根、茎解剖结构及木质素含量和木质素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研究
下一篇:小麦茎腐病抗性鉴定及QTL初步定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