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麦论文--小麦论文

小麦茎腐病抗性鉴定及QTL初步定位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0-24页
 1. 小麦茎腐病及其抗性研究第10-12页
   ·小麦茎腐病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·小麦茎腐病病原菌及病原学研究进展第10-11页
   ·小麦茎腐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·小麦茎腐病抗性遗传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2. 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12-17页
   ·亲本的选配第12页
   ·分离群体的类型和选择第12-13页
   ·主要分子标记技术第13-16页
   ·小麦分子遗传图谱研究进展第16-17页
 3. 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方法及应用第17-21页
   ·QTL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·QTL作图在作物数量抗病性研究中的应用第19-20页
   ·QTL作图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应用第20-21页
 4. 本研究的目的、内容及意义第21-24页
第二章 小麦茎腐病抗性鉴定方法的建立第24-30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·供试材料第24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4-26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·禾谷镰刀菌接种后小麦幼苗发病症状第26页
   ·小麦茎腐病各种接种方法重复间相关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·不同接种方法小麦茎腐病病情差异比较第27-28页
 3. 讨论第28-30页
第三章 小麦品种的茎腐病抗性鉴定筛选第30-36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·供试材料第30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·抗性鉴定第31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31-34页
   ·两次接种鉴定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第31页
   ·小麦种质资源茎腐病抗性表现与评价第31-32页
   ·小麦种质资源对茎腐病和赤霉病抗性差异第32-34页
 3 讨论第34-36页
   ·小麦茎腐病抗性评价第34-35页
   ·小麦茎腐病育种的亲本选用第35-36页
第四章 小麦茎腐病抗性QTL的SSR标记分析第36-46页
 1 材料和方法第36-38页
   ·供试材料第36页
   ·苗期抗病性鉴定第36-37页
   ·基因组DNA提取第37页
   ·SSR引物扩增基因型检测第37-38页
   ·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38页
   ·QTL定位第38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38-44页
   ·苏麦3号/白免3号群体抗病性鉴定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·扬麦158/CI12633群体抗病性鉴定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·苏麦3号/白免3号群体中小麦茎腐病QTL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·CI12633/扬麦158群体中小麦茎腐病QTL分析第42-44页
 3 讨论第44-46页
第五章 小麦茎腐病与纹枯病互作发病检测第46-50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·供试材料第46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46-47页
 2. 结果与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·不同接种条件下小麦茎腐病和纹枯病的发病情况第47-48页
   ·接种顺序差异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影响第48-49页
 3. 讨论第49-50页
第六章 小麦茎腐病侵染路径研究第50-58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50页
   ·供试材料第50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50页
 2. 结果与分析第50-55页
   ·Fg820-GFP致病力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·禾谷镰刀菌侵染路径第52-55页
 3. 讨论第55-58页
第七章 全文结论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8页
附录第68-76页
致谢第76-7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小红皮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
下一篇:江苏地区几个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鉴定及基因型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