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宗教论文--佛教论文--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

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11页
绪论第11-26页
 第一节 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-14页
  一、选题的缘起第11-12页
  二、目的和意义第12-14页
 第二节 研究现状第14-24页
  一、图像学和考古学领域对藏族观音的研究第14-18页
  二、从宗教信仰的角度研究藏族观音第18-21页
  三、与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相关的理论研究第21-24页
 第三节 研究方法和思路第24-26页
第一章 观音信仰文化的起源第26-42页
 第一节 印度观音的起源第26-29页
  观音信仰起源的时间和地点问题第26-29页
 第二节 观音名号及其身相第29-32页
  一、观音名号第29-31页
  二、藏文文献中观音的名号和身相第31-32页
 第三节 观音的来历第32-40页
  一、诞生在"西方极乐世界"第32-35页
  二、法身观音、报身观音和化身观音第35-37页
  三、观音化马救众的故事第37-40页
 第四节 观音起源的宗教理论基础第40-42页
  一、人性的神格化第41页
  二、超越自然的存在第41-42页
第二章 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的基本内容、体系、传承、类型和功能第42-61页
 第一节 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的基本内容第42-50页
  一、观音信仰的主要内容第42-49页
  二、观音信仰的主要仪式、仪轨传承第49-50页
 第二节 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的三大体系第50-52页
  一、藏传佛教显宗观音信仰文化体系第50-51页
  二、藏传佛教密宗观音信仰文化体系第51页
  三、藏族民间观音信仰文化体系第51-52页
 第三节 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的传承第52-55页
  一、阿底峡传承的观音法门第52页
  二、《巴日百法》与不空羂索观音直传派传承第52-53页
  三、至尊弥扎佐格传承的观音法门第53页
  四、《金刚蔓》及观音法门的传承第53-54页
  五、宁玛派密法传承中的观音法门第54页
  六、其他传承第54-55页
 第四节 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的类型第55-58页
  一、观音典籍文化第56页
  二、观音造像文化第56-57页
  三、观音民间文化第57-58页
 第五节 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的功能第58-61页
  一、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的社会认同功能第58-59页
  二、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的群体整合功能第59页
  三、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的行为规范功能第59-61页
第三章 观音信仰传入西藏以及早期观音信仰文化第61-72页
 第一节 "宁布桑瓦"与观音信仰传入西藏第61-65页
  一、"宁布桑瓦"第61-63页
  二、"宁布桑瓦"传入吐蕃王室将会是观音信仰传入西藏?第63-65页
 第二节 "宁布桑瓦"的内容第65-72页
  一、"宁布桑瓦"象征佛陀身、语、意第65页
  二、"宁布桑瓦"中的《宝箧经》是一部观音经第65-69页
  三、《六字真言心经》第69页
  四、《诸佛菩萨名称经》第69-70页
  五、一肘量高的黄金宝塔第70页
  六、旃陀嘛呢像印模-观音像第70页
  七、弥札手印第70-72页
第四章 前弘期观音信仰文化第72-113页
 第一节 观音二十一种经续第72-82页
  一、观音二十一种经续第72-73页
  二、观音二十一种经续的翻译第73-74页
  三、观音二十一种经续的内容第74-79页
  四、观音二十一种经续反映吐蕃早期观音信仰的内容和形式第79-82页
  五、观音二十一种经续对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的影响第82页
 第二节 前弘期中期密宗观音法门首次传入西藏第82-86页
  一、密宗观音经典的翻译第82-85页
  二、莲花生大师入藏传授密宗观音法门第85-86页
 第三节 前弘期观音造像第86-95页
  一、藏文文献中关于观音造像的记载第86-89页
  二、前弘期摩崖石刻中的观音造像第89-93页
  三、前弘期擦擦造像中的观音第93页
  四、前弘期金铜造像中观音造像第93-95页
 第四节 从法藏敦煌藏文文献中看前弘期观音信仰第95-106页
  一、法藏敦煌藏文文献中观音经卷的内容及情况第95-101页
  二、文献分析第101-103页
  三、吐蕃译经名僧贵·却珠与观音经的翻译第103-106页
 第五节 前弘期观音的类型第106-113页
  一、前弘期流行的观音像类型第106页
  二、前弘期流行的观音像类型介绍第106-113页
第五章 后弘期观音信仰文化第113-146页
 第一节 后弘期初期观音信仰文化第113-124页
  一、后弘期的历史文化背景第113-114页
  二、后弘期初期新密派的产生和观音密宗经典翻译第114-117页
  三、后弘期初期传入西藏的密宗观音法门第117-118页
  四、阿底峡入藏与后弘期观音信仰文化第118-121页
  五、后弘期观音造像第121-124页
 第二节 后弘期中、后期观音信仰文化第124-146页
  一、伏藏中的观音信仰文化第125页
  二、《玛尼全集》与观音信仰文化第125-143页
  三、《柱间史》与观音信仰文化第143-144页
  四、《玛尼全集》和《柱间史》的影响第144-146页
第六章 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的价值和基本特征第146-159页
 第一节 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的价值第146-148页
 第二节 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的基本特征第148-159页
  一、藏传佛教观音信仰文化的特征第149-153页
  二、藏族民间观音信仰文化的特征第153-159页
结语第159-162页
参考文献第162-170页
 一、英文及译著第162-164页
 二、汉文专著第164-165页
 三、藏文文献及专著第165-166页
 四、论文集、汇编第166-167页
 五、主要期刊第167-170页
附录图片第170-176页

论文共1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玛尔巴译师研究--兼论印藏文化交流与重塑藏族现代文化人格
下一篇: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--宁夏吴忠地区宗教与社会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