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善我国资源税的法律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1-19页 |
(一)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1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2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(三)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7-19页 |
二、我国资源税立法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7页 |
(一) 资源税立法的环境学基础 | 第19-21页 |
1、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9-20页 |
2、生态文明理论 | 第20-21页 |
(二) 资源税立法的经济学基础 | 第21-24页 |
1、地租理论 | 第21-22页 |
2、公共物品理论 | 第22-23页 |
3、交易成本理论 | 第23-24页 |
(三) 资源税立法的法学基础 | 第24-27页 |
1、法的效益理论 | 第24-25页 |
2、双重失灵理论 | 第25-26页 |
3、税收法治理论 | 第26-27页 |
三、我国资源税立法的实践基础 | 第27-40页 |
(一) 我国资源税立法的发展历程 | 第27-31页 |
1、前资源税时代 | 第27-28页 |
2、旧资源税时代 | 第28-29页 |
3、新资源税时代 | 第29-31页 |
(二) 我国资源税立法的现实困境 | 第31-37页 |
1、立法理念滞后 | 第31-33页 |
2、税制设计不足 | 第33-34页 |
3、法律程序失当 | 第34-37页 |
(三) 我国资源税立法的实证分析 | 第37-40页 |
1、山西资源税立法的现实背景 | 第37-38页 |
2、山西资源税立法的改革探索 | 第38-40页 |
四、国外资源税的立法借鉴 | 第40-47页 |
(一) 国外资源税立法的进展 | 第40-43页 |
1、国外资源税的税费并存 | 第40-41页 |
2、国外资源税的税制设计 | 第41-42页 |
3、国外资源税的立法程序 | 第42-43页 |
(二) 国外资源税立法的评析 | 第43-45页 |
1、国外资源税的法律特点 | 第43-44页 |
2、国外资源税的法律意涵 | 第44-45页 |
(三) 国外资源税立法的启示 | 第45-47页 |
1、立法理念的不断进步 | 第45页 |
2、税制设计的统筹兼顾 | 第45-46页 |
3、法律程序的价值尊崇 | 第46-47页 |
五、我国资源税的立法完善 | 第47-56页 |
(一) 立法理念的重塑 | 第47-50页 |
1、厘清资源税的内涵外延 | 第47-48页 |
2、强化资源税的调控功能 | 第48-49页 |
3、增强资源税的正外部性 | 第49-50页 |
(二) 税制要素的优化 | 第50-53页 |
1、增加稀缺型资源税目 | 第50-51页 |
2、提高资源纳税人税负 | 第51-52页 |
3、实行按生产数量纳税 | 第52-53页 |
(三) 法律程序的改进 | 第53-56页 |
1、确立资源税的法律地位 | 第53-54页 |
2、建立专家参与评估机制 | 第54页 |
3、引入公众参与评价机制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