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一、《反垄断法》规制行政垄断的必要性 | 第10-18页 |
(一) 行政垄断的界定 | 第10-15页 |
1. 行政垄断的概念 | 第10-13页 |
2. 行政垄断的形式与类型 | 第13-14页 |
3. 行政垄断的危害 | 第14-15页 |
(二) 《反垄断法》中行政垄断规制的必要性分析 | 第15-18页 |
二、国外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的实践及启示 | 第18-25页 |
(一) 国外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的实践 | 第18-22页 |
1. 美国反托拉斯法对政府行为的规制 | 第18-19页 |
2. 欧共体反垄断法中的企业和国家 | 第19-20页 |
3. 俄罗斯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规定 | 第20-21页 |
4. 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相关规定 | 第21-22页 |
(二) 国外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2-25页 |
1. 反垄断主管机关的权限方面 | 第22-23页 |
2. 规制范围方面 | 第23页 |
3. 法律责任方面 | 第23-25页 |
三、我国《反垄断法》对行政垄断的规定及其存在的问题 | 第25-33页 |
(一) 我国《反垄断法》对行政垄断的规定 | 第25-28页 |
1. 《反垄断法》规制行政垄断的体例 | 第25页 |
2. 《反垄断法》规制行政垄断的原则性条款 | 第25页 |
3. 《反垄断法》对行政垄断的专章规定 | 第25-28页 |
(二) 我国《反垄断法》规制行政垄断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3页 |
1. 行政垄断管辖机构的规定主体模糊 | 第28-30页 |
2. 行政垄断法律责任的规定过于概括 | 第30-31页 |
3. 行政垄断司法救济的规定途径缺失 | 第31-33页 |
四、完善我国《反垄断法》规制行政垄断的构想 | 第33-47页 |
(一) 反行政垄断执法机构体系设置应秉持的原则 | 第33-35页 |
1. 独立原则 | 第33-34页 |
2. 效益原则 | 第34-35页 |
3. 制衡原则 | 第35页 |
(二) 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的具体构想 | 第35-40页 |
1. 隶属关系方面 | 第36-37页 |
2. 数量方面 | 第37-38页 |
3. 级别设置方面 | 第38页 |
4. 组成人员方面 | 第38-39页 |
5. 执行权限方面 | 第39-40页 |
(三) 完善行政垄断法律责任的构想 | 第40-47页 |
1、 完善行政垄断法律责任机制的目标 | 第40-41页 |
2、 完善行政垄断法律责任的总体思路 | 第41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后记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