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16页 |
| ·益阳市赫山区概说 | 第11页 |
| ·益阳市赫山区方言语音的现有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| ·赫山区和周边方言的空间分布 | 第12-13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、研究方法与步骤、发音合作人情况 | 第13-16页 |
| 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方法与步骤 | 第14页 |
| ·发音合作人基本情况 | 第14-15页 |
| ·有关说明 | 第15-16页 |
| 2 赫山区方言的音系 | 第16-31页 |
| ·赫山区城区方言的音系 | 第16-21页 |
| ·赫山区城区方言的声母 | 第16-17页 |
| ·赫山区城区方言的韵母 | 第17-20页 |
| ·赫山区城区方言的声调 | 第20-21页 |
| ·岳家桥片方言代表点的音系 | 第21-26页 |
| ·岳家桥镇方言的声母 | 第21-23页 |
| ·岳家桥镇方言的韵母 | 第23-25页 |
| ·岳家桥镇方言的声调 | 第25-26页 |
| ·牌口片方言代表点的音系 | 第26-31页 |
| ·牌口乡方言的声母 | 第26-28页 |
| ·牌口乡方言的韵母 | 第28-30页 |
| ·牌口乡方言的声调 | 第30-31页 |
| 3 城区方言与岳家桥镇方言、牌口乡方言的语音比较 | 第31-50页 |
| ·城区话与岳家桥话、牌口话的语音的相同点 | 第31-38页 |
| ·声母方面的相同点 | 第31-32页 |
| ·韵母方面的相同点 | 第32-38页 |
| ·声调方面的相同点 | 第38页 |
| ·城区话与岳家桥话、牌口话的语音的不同点 | 第38-50页 |
| ·声母方面的不同点 | 第38-46页 |
| ·韵母方面的不同点 | 第46-49页 |
| ·声调方面的不同点 | 第49-50页 |
| 4 赫山区乡镇方言语音分布地图 | 第50-68页 |
| ·声调方面的语音分布地图 | 第50-52页 |
| ·阳平的比较 | 第50-51页 |
| ·阴去的比较 | 第51页 |
| ·入声的比较 | 第51-52页 |
| ·声母方面的语音分布地图 | 第52-58页 |
| ·边音声母的比较 | 第52-53页 |
| ·晓、匣母分混的比较 | 第53-54页 |
| ·日母的比较 | 第54-55页 |
| ·分尖团情况的比较 | 第55-56页 |
| ·舌尖前后音的比较 | 第56-57页 |
| ·清、浊擦音的比较 | 第57-58页 |
| ·韵母方面的语音分布地图 | 第58-68页 |
| ·[i]和[ie]的比较 | 第58-59页 |
| ·[(?)]和[(?)]的比较 | 第59-60页 |
| ·[o]和[(?)]的比较 | 第60-61页 |
| ·[yi]和[ye]的比较 | 第61-62页 |
| ·是否有[uε]韵的比较 | 第62-63页 |
| ·是否有自成音节[m]的比较 | 第63-64页 |
| ·是否有[yai]韵和[ia]韵的比较 | 第64-65页 |
| ·[(?)n]韵和[in]韵的比较 | 第65-66页 |
| ·赫山区方言分区地图 | 第66-68页 |
| 5 结论 | 第68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