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存在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及对策

中文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导论第10-15页
 (一) 研究背景第10页
 (二) 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1. 理论意义第10-11页
  2. 现实意义第11页
 (三) 研究现状综述第11-14页
  1. 国内外发展进程研究分析第11-12页
  2. 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分析第12-14页
 (四) 研究方法第14-15页
一、存在主义关于存在的解析第15-19页
 (一) 存在主义思潮产生的背景及意义第15-16页
 (二) 存在主义的内涵和本质第16-19页
  1. 对存在主义内涵的理解第16页
  2. 存在主义关于人存在的基本观点第16-18页
  3. 对存在主义本质的解读第18-19页
二、存在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第19-30页
 (一) 对大学生人生目的的影响第19-23页
  1. 追求自由第19-21页
  2. 追求个人利益第21-23页
  3. 奋斗创造第23页
 (二) 对大学生人生态度的影响第23-27页
  1. 逃避沉沦第24-25页
  2. 悲观厌世第25-26页
  3. 珍惜时间第26-27页
 (三) 对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影响第27-30页
  1. 个人至上,现实冷漠第27-28页
  2. 信仰的混乱和缺失第28-30页
三、存在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影响的原因第30-33页
 (一) 大学生心理发展危机第30-31页
  1. 我国现代大学生自主性的过度强化第30页
  2. 大学生心理锁闭现象的出现第30-31页
 (二) 社会环境变化导致人存在意义的迷失第31-33页
  1. 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失衡导致大学生迷失自我第31页
  2. 社会转型期的持续第31-32页
  3. 高校缺乏有效的引导式教育第32-33页
四、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对策第33-40页
 (一)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辩证客观地认识存在主义第33-34页
 (二) 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第34页
 (三) 加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途径第34-37页
  1.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第34-35页
  2. 加强对学生责任理想教育辅导第35页
  3. 开展存在意义体验活动第35-36页
  4. 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第36-37页
 (四) 营造良好的环境第37-40页
  1. 构建和谐社会,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第37页
  2. 营造和谐校园第37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3页
附录 问卷调查第43-46页
致谢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调查与分析--以华中师范大学大二学生为例
下一篇: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及其对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