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玉米(玉蜀黍)论文

玉米应答低磷胁迫的消减文库构建及部分EST序列分析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5页
1 文献综述第15-48页
   ·土壤中磷元素的状况第15-16页
   ·植物体对磷的吸收和磷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第16页
   ·磷元素的生物功能第16-18页
   ·缺磷对玉米的影响第18页
   ·植物耐低磷的适应性机制第18-34页
     ·植物耐低磷的形态机制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植物耐低磷的生理生化机制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·根系分泌有机酸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·根系分泌磷酸酶类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·植物激素的变化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·低磷胁迫诱导活性氧产生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·光合率的降低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·糖酵解途径的改变和选择性线粒体呼吸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·次级代谢的加强第28页
       ·其他方面第28页
     ·植物耐低磷的遗传机制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·控制根构型的QTL位点和基因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·调控体内外磷素代谢的基因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·调控磷素转运的相关基因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·响应低磷胁迫的调控系统第32-34页
   ·差异表达基因功能研究的几种方法第34-39页
     ·消减杂交第35页
     ·mRNA差别显示技术第35-36页
     ·cDNA代表性差异显示技术第36页
     ·cDNA-AFLP技术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基因表达系列分析第38页
     ·基因芯片技术第38-39页
   ·生物信息学发展概况第39-48页
     ·生物信息学概念和发展过程第39-40页
     ·生物信息的研究内容第40-48页
       ·生物信息的收集与管理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·序列比对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·序列分析第43页
       ·基因表达数据的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·蛋白质结构和功能预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·基因识别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·非编码区分析和DNA语言研究第46页
       ·药物设计第46页
       ·功能基因组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·蛋白质组学研究第47-48页
     ·生物信息学所用的方法和技术第48页
     ·生物信息学的应用领域第48页
2 玉米耐低磷研究进展及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48-54页
3 材料和方法第54-69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54-55页
   ·实验技术路线第55-56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56-69页
     ·总RNA的提取和质量检测第56-58页
     ·mRNA的纯化第58-59页
     ·抑制消减杂交第59-65页
       ·cDNA双链的合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·RsaⅠ酶切双链cDNA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·Adaptor 1、Adaptor 2R接头的连接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·第一次消减杂交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·第二次消减杂交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·两次消减PCR扩增第64-65页
     ·二次PCR产物的纯化回收第65页
     ·消减文库的构建第65-66页
     ·文库插入cDNA片段克隆的PCR检测第66-67页
     ·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比对第67页
     ·EST序列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·玉米根系低磷响应EST序列与磷相关QTL位点的共定位分析第68页
     ·重要功能EST序列半定量RT-PCR检测第68-69页
4 结果与分析第69-98页
   ·总RNA的提取和质量检测第69-70页
   ·抑制消减杂交及文库的构建第70-71页
   ·文库菌液PCR检测第71页
   ·阳性克隆序列测定及功能比对第71-74页
   ·EST序列推测功能的分类注释和分析第74-90页
     ·能量代谢类第75页
     ·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类第75-78页
     ·磷素循环类第78-79页
     ·信号转导类第79-80页
     ·细胞分裂和组成类第80页
     ·胁迫相关类第80-82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互作类第82页
     ·转录调控类第82-84页
     ·通道蛋白类第84页
     ·未知功能类第84-85页
     ·差异表达基因EST序列与玉米耐低磷间关系的分析第85-90页
       ·玉米根系增加磷素供应、压缩磷素消耗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·玉米根系内生长素合成和细胞分裂增加第86页
       ·低磷胁迫下玉米根细胞加强了保护机制第86页
       ·低磷胁迫下玉米根细胞的能量代谢加剧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·玉米根系内蛋白质合成的增加第87页
       ·低磷胁迫下玉米根细胞的转录调控加强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·低磷胁迫下玉米根细胞中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途径第88-90页
   ·玉米低磷响应EST序列与磷相关QTL的共定位分析第90-95页
     ·低磷胁迫EST序列染色体定位结果第90-92页
     ·低磷胁迫单拷贝EST序列与磷相关QTL的共定位分析第92-95页
   ·半定量RT-PCR基因表达研究第95-98页
     ·设计并合成扩增引物第95-96页
     ·合成玉米根系对照和低磷处理cDNA第96页
     ·确定半定量RT-PCR循环数和cDNA模板量第96页
     ·半定量RT-PCR扩增结果与分析第96-98页
5 讨论第98-106页
   ·SSH技术应用于低磷胁迫玉米文库构建的可靠性第98-100页
   ·玉米低磷胁迫响应涉及基因调控网络第100-103页
   ·玉米低磷胁迫响应是基因顺序启动的过程第103-104页
   ·耐低磷玉米品种的适应机制第104-106页
6 今后的研究方向第106页
   ·进一步挖掘文库中的EST序列第106页
   ·深入研究可作为育种目标基因的低磷胁迫响应基因第106页
7 结论第106-109页
参考文献第109-126页
致谢第126-127页
附件: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7页

论文共12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稻824ys黄绿叶突变基因的图位克隆及功能分析
下一篇:水氮互作对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